fbpx

豆腐是日常生活常見的食材,在國民健康署所頒布的每日飲食指南中,豆類與其製品也是攝取蛋白質食物的首選。而豆腐有許多種類,如:嫩豆腐、板豆腐等等,其中食材與添加成分的差異賦予這些豆腐產品不同的口感與外觀。讓我們來認識生活中常見的豆腐吧!

  1. 嫩豆腐:在豆汁中加入葡萄糖酸內酯(凝固劑),利用葡萄糖酸內酯溶於水呈現酸性的特性,讓豆汁的蛋白質凝固,此種凝固方式較為緩慢,且水含量較高,因此口感非常軟嫩。而雞蛋豆腐的製作過程近似嫩豆腐,差別在於原料中含有雞蛋,因此也有雞蛋的風味與淡黃色的色調。
  2. 板豆腐:屬於傳統豆腐的一種,所使用的凝固劑不是葡萄糖酸內酯,而是硫酸鈣(食用石膏),凝固時間較快,且傳統會以框架製模與壓製,將水分壓出,因此板豆腐的口感較硬。在營養價值上,因為使用硫酸鈣,所以鈣含量遠高於嫩豆腐。
  3. 芙蓉豆腐:芙蓉豆腐雖然稱為豆腐,但卻以雞蛋為主要原料(有些廠商則會添加大豆),經過過濾與蒸煮的料理,因為過濾的關係,使雞蛋的質地像豆腐一樣軟嫩,因此稱作芙蓉「豆腐」。
  4. 魚豆腐:主要以魚漿製成,有些產品在加工時會加入大豆,因此不是所有的魚豆腐都具有大豆成分,由於外觀與口感近似「豆腐」,因此以魚「豆腐」稱之。

知道了各種豆腐的差異,是不是對它們更了解了呢?之後在購買豆腐產品時,除了看看品名之外,也可以透過食物成分標示來了解製品的原料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