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快問快答農糧作物

道地口味讓人驚艷,在地口味令人懷念

你的「正宗」,是不是我的「道地」?你我在嚐鮮試吃異國美食時,應該追求原汁原味的「道地」口味,還是我們比較習慣的「在地」口味? 「在地化口味」讓大眾「吃得習慣」 早期台灣所謂的「西餐廳」,大多只有牛排館、義大利餐廳,因為這是大眾較能接受的異國風味。為了提高民眾對外來食物的接受度,讓大眾能「吃得習慣」,這些外來的料理口味大多經過「在地化」,例如:把牛排的熟度提高、日式拉麵的湯頭鹹度降低……。但隨著時代演變,大眾對於異國料理的包容度已逐漸提高。 高級餐廳都愛用台灣自產無花果 早期台灣所謂的「西餐廳」,大多只有牛排館、義大利餐廳,因為這是大眾較能接受的異國風味。為了提高民眾對外來食物的接受度,讓大眾能「吃得習慣」,這些外來的料理口味大多經過「在地化」,例如:把牛排的熟度提高、日式拉麵的湯頭鹹度降低……。但隨著時代演變,大眾對於異國料理的包容度已逐漸提高。 「道地口味」讓現代人在餐桌上環遊世界 近年來,台灣異國餐廳蓬勃發展、風格多元,泰式、韓式、希臘、印度料理……,都各有忠實的擁護者。許多人在品嘗美食時,除了追求味蕾和肚腹的滿足,也會希望吃到正宗口味,在餐桌上環遊世界,探索當地的飲食文化;廚師也…
Read More
快問快答調理複合

購買即期食品,挑選和保存有撇步!

購買即期食品可以減少浪費,即期食品是在貨架上放比較久、但安全無虞的商品,民眾大可安心購買, 提醒須特別留意以下細節: 包裝是否完整? 由於即期食品從生產到出現在你面前,已經過了一段時間,運送過程可能較為繁雜,因此消費者在採購時須特別留意商品包裝是否有破損?罐頭上是否有凹痕?太空包零食填充的氮氣有沒有外漏?若有上述情況就不要購買。 正確儲存,延長食物保鮮期 將即期食品買回家後,需要留意儲存方式,依據食品包裝上的保存建議儲存,才能保持食物的品質。有些新鮮食物像麵包,要遵守店家規範的保存溫度建議和可放日數來作儲存。在超市購買即期肉品,回家後可以先行分裝,留下當天要烹調的部分,其餘的放進冷凍庫保存,但仍要在保存期限內盡快食用完畢。新鮮蔬菜須冷藏,乾燥食物如:餅乾、麵條,需包裝好不要暴露在空氣中,且放在乾燥陰暗處,以延長食物的保鮮期。 食物盡速吃完,以免影響風味 法規規定食物包裝上須標示「賞味期限」或「有效期限」,是食物品質的指標,隨著存放時間拉長,食物除了所含油脂會氧化,造成風味改變,甚至還有其他會逐漸變質的因素,因此提醒消費者,不要一次買太多,斟酌份量,購買後盡快食用完畢,才不會造成食物浪費…
Read More
快問快答農糧作物

家長善用小心機,養成孩子不挑食

孩子的營養和身體健康發展息息相關,家長可運用這幾種方法,改善孩子的用餐習慣: 「聽、看、摸」增加孩子對食物的認識 食物的吸引力和聽覺有關,大口咬下洋芋片「卡滋卡滋」清脆的聲音,絕對比啃胡蘿蔔的聲音更加令人愉悅!日本人吃拉麵發出「漱─漱─」的聲音,也讓人感覺特別美味。想要強化食物對孩子的吸引力,平時可以讓孩子聽一些和食物有關的歌曲,或是讓孩子觀賞蔬菜的圖片、帶孩子一起去菜市場挑食物、參與洗菜過程增加觸摸蔬菜的機會,藉此增進孩子對食材的認識,減少抗拒心理 家長用餐的表情不能「露餡」 孩子的飲食習慣很容易受到父母的影響,若父母在用餐時對某一樣食物皺眉頭,基於天生的防備機制,孩子自然會對那樣食物保持警戒。因此,家長在孩子面前要以身作則,表現出輕鬆愉悅的用餐態度,不隨意批評食物的味道,如果菜餚不好吃,應歸為「烹調得不好吃」,而不是「食物本身的味道不好」。 不要吃飯配3C導致孩子分心 為了讓孩子專心品嘗食物的味道,吃飯時不要看手機或平板,父母陪伴孩子用餐,營造快樂的氣氛,可以提升孩子對食物的興趣,讓孩子胃口更好。。 善用孩子喜歡模仿大人的天性 想要讓孩子把食物吃光光,食物的份量和多樣化是關鍵,健康…
Read More
快問快答農糧作物

加點創意!夜市美食也可以完勝米其林

充滿台灣味的夜市美食,是許多台灣人的驕傲和回憶,如何讓台灣夜市料理登上大雅之堂,甚至走向國際?出身香港、以法式料理入廚,旅居歐洲、美國,最後回到亞洲、落腳台灣的米其林大廚林明健,將他的國際視角乘上豐富的料理經驗,把台灣夜市美食大變身! 蔥油餅、麻辣鍋大變身 米其林主廚林明健經常逛夜市尋找靈感,每當吃到美味小吃,他會思考如何把它搬進自家餐廳,他曾試過改良蔥油餅,作為法式經典名菜手切牛肉韃靼 (Beef tartare)的底盤;也曾改良麻辣火鍋湯底,製作成獨門麻辣醬汁,作為碳烤菲力牛排的沾醬,搭配麻辣鍋的靈魂良伴「蔥蒜泥」,就是一道中西調和、相互輝映的創意料理。 名菜其實就在我們身邊 林明健說,「名菜其實就在我們身邊!」他鼓勵大眾「不要限制,隨時保持對美食的靈感與覺察」,許多充滿創意的料理都是經過反覆試驗後,才能碰撞令人驚豔的美味。 林明健認為,台灣擁有新鮮多樣化的漁產、肉類,蔬菜種類也多,還有許多適合佐菜、風味獨具的香料,他建議民眾多吃新鮮、在地、當季的食材,就如同法式高級料理憑藉對時令食材本身原味的認知,靈活運用創造出美味佳餚的精神,平價的食材只要用心烹調,就能吃出高級的滋味! Chi…
Read More
快問快答農糧作物

輕鬆洗泡刷,4大原則讓農藥Out

很多人以為採買有機蔬果,就不必擔心農藥殘留,其實,這是對有機蔬果的誤解。所謂有機蔬果,是指蔬果在生產過程中,不使用化學合成生產的農藥或肥料。但為了保護蔬果防治病蟲害,有機蔬果會用較天然、友善環境的農業用藥取代一般的化學農藥。 有機蔬果可以不用洗? 大眾常見的另一個迷思,就是誤以為「清洗蔬果是為了要去除農藥」,其實,蔬果生長在大自然中,暴露在外,除了農藥之外,還會受到寄生蟲、灰塵的汙染,無論是不是有機蔬果,食用前都必須先洗乾淨,才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 掌握4原則,擺脫農藥陰影 想要洗淨蔬果減少農藥殘留,需掌握以下4大原則: 當季、當地、不搶收 當季、當地的農作物,環境有利生長,使用的農藥會比較少;雨季搶收的農作物,其施灑的農藥可能還沒達到安全採收期,導致農藥殘留多。 物理洗淨優於化學分解 藉由物理方式,如:切除、刷洗、沖洗去除農藥,即可達到最佳效果,有些民眾會使用小蘇打、臭氧浸泡等化學方式分解農藥,但農藥的性質分成很多種,用錯方式可能會產生負面效果。 注意清洗順序預防交叉沾染 以包葉菜為例,農藥通常殘留在菜葉上,先剝除外面的葉子,再沖洗,後浸泡、加熱,才能確實洗淨。 不要過度清洗 過度清…
Read More
快問快答農糧作物

正確洗蔬果,減一分殘留,增一分安心

蔬果要吃之前,一定要先洗乾淨,但所有蔬果的清洗方式都一樣嗎? 有的蔬果長在地下(如:地瓜),有的蔬果長在地上(如:絲瓜);有的蔬果吃果實(如:蘋果),有的蔬果吃花(如:花椰菜),根據蔬果不同的栽培方式、取食部位等,清洗的方式也不同。 洗水果前先不要去蒂頭 種在地下的蔬果,表皮會接觸到土壤中的農藥,因此可浸泡在水中一會兒,去除表皮殘留的農藥,像葡萄、櫻桃、草莓之類的果實,通常會帶皮一起吃,清洗時務必把表皮洗乾淨,並記得先不要去蒂頭,以免表皮的農藥回流到水果內部。 橘子剝皮吃,為什麼還要把外皮刷乾淨? 至於食用橘子、柚子等需要剝皮吃的水果,千萬別以為反正要把外皮剝掉,所以不用清洗。很多人吃橘子時,習慣用手直接剝皮吃,這樣會讓殘留在橘子表皮的農藥沾在手上,和一瓣瓣橘子一起吃下肚,因此,吃橘子前最好要先刷洗外皮,或是在剝完橘子皮後先洗手再來享用美食。 「系統型」農藥會深入蔬果內部 農藥又分為「系統型」和「接觸型」,「接觸型」代表農藥會分散在蔬果的表面,有效清洗時,較能減少殘留,但「系統型」農藥則會深入蔬果內部,無法藉由清洗去除。雖然清洗無助於減少「系統性」農藥,但藉由充足加熱可減少農藥殘留。而…
Read More
快問快答調理複合

潔淨、有機比較好?用這個論點打破迷思

「潔淨標章」與「有機農產品標章」差別在哪裡?「有機農產品標章」著重前端原物料的生產過程,例如種植有機米的過程中,沒有使用人工化肥、殺蟲劑等人造資材,土壤經過檢測沒有重金屬汙染等,務求在最天然的環境下生產;「潔淨標章」則著重後端的製造加工過程,使用非基改原料且農藥殘留符合政府許可範圍,減少人工合成的食品添加物,希望產品能成分簡單、資訊透明,符合消費者期待。 天然ㄟ不一定「尚好」? 擁有「潔淨標章」、「有機農產品標章」的產品,雖可方便消費者支持合乎需求的產品,但建議消費者在選購時,仍要依據個人身體狀況、營養需求去作挑選。例如,有些天然洋芋片也擁有「潔淨標章」,但洋芋片是油炸品、熱量高,是不是「天然ㄟ尚好」?其實沒有標準答案。 勿迷信潔淨與有機,吃進健康快樂才是重點 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同,標榜天然、潔淨的產品,也未必最適合自己。吃東西,是一件令人愉悅的事,放鬆心情、沒有壓力的吃,絕對比神經緊繃、一味地追求潔淨與有機,要來得更健康快樂!
Read More
快問快答調理複合

花錢只是買安心?揭開「潔淨食品」背後的祕密

食品改良通常有兩個途徑:第一是研發更好的製程技術,其次則是使用食品添加物。許多食品業者經常面臨抉擇:是要進行投入大量成本進行技術研發,製造出高成本高售價的產品;還是配合消費者對於售價的期待,使用食品添加物來高效率提升品質。 百年新竹米粉的美麗與哀愁 少了食品添加物,是否會影響食品的風味和口感?以新竹米粉為例,早年新竹米粉沒有使用食品添加物,完全以手工製作而成,風味獨具,名氣享譽全台,因此沒有食品添加物並不一定影響食品的風味或是口感。 然而,近年來開始有加入食品添加物的米粉產品,這其實和市場需求和產能有關。過去物流不便,想吃到米粉往往得造訪新竹當地;現代物流保存技術進步,米粉的消費地點不侷限於新竹當地,消費者也較追求飲食的多元性,讓米粉需求量比過去高。 若要百分之百遵循老祖宗做法又兼顧產量與消費者對售價的期待,其實有其難度。因此,部分業者會選擇調整製程,搭配機器和食品添加物大量生產,來符合市場需求。但這也使得古法技術逐漸失傳,成了當今米粉的一大哀愁。 擁有「潔淨標章」的產品一定比較貴? 從這個角度來看,擁有「潔淨標章」的產品,因為要兼顧食物添加物較少與大量生產,研發、製程或原物料成本較高…
Read More
快問快答調理複合

食品潔淨安心風潮,少添加≠更健康?

有鑑於現代人健康意識抬頭,包裝上標示著密密麻麻的化學名詞,令人感到很不安心,藉由「潔淨標章」可幫助消費者分辨哪些產品的添加物較少,讓消費者放心地購買,有效提升的信任度,因此廣泛地被業者、消費者所接受。 什麼是「潔淨標章」和「雙潔淨標章」 「潔淨標章」是一種概念性的名詞,起源於英國的零售通路業者,後來美國的超市也跟進,目前多為民間自主發起驗證,因此沒有統一標準。台灣從事潔淨標章驗證的單位有「慈悦公司」、「台灣優良食品發展協會(TQF)」、「中華穀類食品工業技術研究所」等,常見的是「潔淨標章」和「雙潔淨標章」驗證。「潔淨標章」表示產品須符合少用食品添加物的原則,包括防腐劑、人工香料、人工色素、人工甜味劑、漂白劑、結著劑、含鋁膨脹劑等;而「雙潔淨標章」標榜在食品原料的選擇上,更進一步減少食品添加物。 合法範圍內的食品添加物皆「不會」危害人體 相較於市面上其他產品,擁有「潔淨標章」的食物是否對人體較健康?答案見仁見智。台灣對於食品添加物有非常嚴謹的法規管理,只要在合法範圍內添加使用,都不致於危害人體健康。此外,適量的食品添加物能幫助維持食物品質,讓食品更安全、色香味俱全、保存更久。不過,若消費…
Read More
快問快答農糧作物

讓孩子從小就不吃肉,是一種限制還是祝福?

「對無肉家庭而言,飲食不該是一個規定,而是一份選擇,我們是透過無肉飲食,選擇了一種更好的生活方式。」   從小培養孩子「有意識的」不吃肉 以「無肉市集創辦人」張芷睿為例,她從小培養孩子「有意識的」不吃肉,讓孩子明白「為什麼不吃肉?」的理由,也從中建立孩子「擇食」觀念。當孩子走進便利商店,看到架上琳瑯滿目的肉品,孩子不會有「為什麼我不能吃?」反應,而是直覺反應:「那我可以吃什麼呢?」而看到班上同學吃炸雞,孩子也不會特別羨慕,因為他覺得便當盒中的媽媽料理的蔬食很好吃,甚至和老師、同學分享植物肉料理,讓同儕也能體驗蔬食魅力,而更認識了「無肉飲食」。 年輕世代也開始風行「無肉飲食」 過去,因為蔬食選擇較少,人們常有「吃蔬食很無聊、肉比較好吃」的刻板印象,但隨蔬食風潮席捲全球,各式創新蔬食料理蓬勃發展,蔬食選擇越來越多,而且創造出不一樣的口感,許多獲得蔬食料理深獲好評,許多年輕人開始選擇「無肉全植的飲食方式」,透過無肉飲食落實環保、友善動物與極簡生活,也許會有更多下個世代的孩子跟進這股風潮,願意嘗試蔬食的人口越來越多,培養起有意識「擇食」的觀念,開創出友善環境的嶄新生活方式。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