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咖啡是目前最流行的飲品之一,飲用方式非常多元,拿鐵、美式、義式濃縮咖啡等等,咖啡中最廣為人知的成分就是咖啡因(caffeine),咖啡因是一種生物鹼,在腦中會與「腺核苷」競爭其受體,進而阻止我們啟動睡眠機制,也讓咖啡有了「提神」的功效。

 

不過,由於基因的關係,有些人對咖啡因特別敏感,只要攝取到一定程度的咖啡因就會發生失眠、頭痛、血壓升高等副作用,所以這些人對咖啡因相關製品敬謝不敏,但咖啡可以不要有咖啡因嗎?

除了選擇咖啡因含量較低的豆種,如:阿拉比卡豆以外,現在的食品加工技術已經可以大幅減少咖啡的咖啡因含量,主要方式有以下三種:

  1. 溶劑流洗:利用有機溶劑,如:乙酸乙酯,流洗咖啡豆或咖啡粉,即可將咖啡因溶出後去除。
  2. 瑞士水洗法:將咖啡豆浸泡在溫水中,咖啡因會逐漸的溶出至水中,進一步再利用活性碳吸附咖啡因,即可去除咖啡因。
  3. 超臨界萃取法:在高壓低溫的環境下,二氧化碳會形成液態,再將液態二氧化碳流洗咖啡豆,即可將咖啡因溶出後去除。

但溶劑、水與二氧化碳並不具有咖啡因的專一性,因此流洗過程中也會讓其他營養素、香味物質流失,而這些去除咖啡因的方式,都無法完全去除咖啡因,因此市面上的產品都稱為「低咖啡因咖啡」,且要在標示上聲稱是低咖啡因咖啡,濃度要低於20 ppm,換算成美式咖啡約為4毫克,遠遠低於一般咖啡,是咖啡因敏感者的另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