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肉雞、土雞、烏骨雞這三種雞,分別屬於不同的雞品種,肉雞是特別選育的商用雞品種,成長快速,孵化後只需飼養約35天,體重就能長到約2.2公斤左右,大小剛好適合家庭烹調與食用。相較於其他的雞肉,肉雞的肉吃起來味道較淡,因此很適合製作調味較重的料理,如烤雞、炸雞等,在西式速食的用量最大。

土雞則是先民留下的品種雞的統稱,也是經過選育改良後較為穩定的商業品種,土雞與肉雞除了品種不同,飼養方式也有很大的差別,土雞飼養的時間至少13週以上,直到雞隻性成熟後才會宰殺販售。性成熟會使雞隻體內的賀爾蒙產生變化,改變了雞的生理表現,烹調後肉的風味也比較豐富,這也是為什麼土雞吃起來與肉雞更有味道的原因。若雞隻尚未性成熟即供食用,則不能被稱為土雞,只能稱作「仿土雞」。此外,有些土雞標榜放牧飼養,有更多活動的空間,肉質自然更為緊實有咬勁。

至於烏骨雞,牠們可是擁有漂亮的白色羽毛,但皮膚、肌肉與骨頭等外膜都是黑色,心臟外面也有一層黑色的膜包覆。原原種的烏骨雞品種有10大特徵,目前台灣的烏骨雞並非原始品種,而是與其他雞品種雜交過的後代,因此烏骨雞的許多原始特徵已經消失了。烏骨雞也會飼養至13週以上才會屠宰上市。

知道了這些小常識,下次吃雞肉時也別忘了細細品嚐不同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