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你常因為緊張、壓力大時就肚子痛嗎?或者是經常失眠、憂鬱、造成注意力變差?是不是也會有心情不好時,只想大吃一頓,因為入口好吃食物而引發了濃濃的幸福感?上面這些現象,就是大腦與腸道相互影響的例子。

你可能會覺得這太抽象,腸子和大腦兩個距離遙遠的器官,會有什麼關聯?最新研究指出 : 情緒不只由腦決定,腸道菌裡的微生物也會指揮你的喜怒哀樂!

認識第二大腦:腸道

過去我們常認為,腸道是人體運作的末端,腸道菌只是排泄物,因此常會忽略它的存在。現在逐漸發現,這個曾經「被遺忘的器官」不僅重要,還是人體最大的「動態內分泌」器官,掌管著全身的健康,尤其是「代謝」和「免疫」,甚至也能影響到與「腦神經」,被稱為「腸-腦軸線」(gut- brain axis),簡單來說,大腦和腸道菌是有溝通的。近來愈來愈多科學家由下而上,去反向研究由腸到腦的影響,發現了腸道與情緒、焦慮、認知功能、自閉等息息相關。

健康的腸道約有 100 兆的腸道細菌,腸道除了是消化吸收器官、免疫器官外,腸道內更有 1 億個以上的神經細胞,腸道是僅次於大腦,神經細胞最多的一個器官,擁有一套獨立自主的「腸道神經系統」(ENS, enteric nervous system),所以腸道又有「第二個大腦」之稱,透過「腸-腦軸線」,與大腦相互聯絡、彼此影響。

腸道和大腦間的雙向通道:腸—腦軸線

大腦的中樞神經系統與腸道神經系統間,有著複雜密切的訊息傳遞。腸道神經系統不完全受到大腦意識支配,但它會搜集情報、整合判斷、發出命令。一旦腸道接收到特殊的訊息, 就會經「腸-腦軸線」和大腦溝通。例如:偵測出細菌毒素侵犯(吃壞肚子)、腸道壓力太高(脹氣)、發炎性激素濃度增高(腸胃炎)、腸子內容物大量擠壓(吃太飽)等現象,大腦就會接收到訊息,產生疼痛、絞痛、不舒服等感覺,藉由這些感受讓身體進行自主調整,來維持生命機能的正常運轉。

再舉個大腦發訊息給腸道的例子。像是食慾的促進,其實是從大腦中開始的,由於餐廳中的美食氛圍,讓感官受到吸引,因此會開始分泌口水、去刺激到大腦,而藉由腦腸軸連線到腸胃道,去啟動消化作用跟進食的行為。與進食有關的疾病:像是厭食症、暴食症等,也就是腦腸軸聯繫失衡所造成的結果。

腸道菌相對人體重要性

「腸-腦軸線」這個詞,已延伸描述腸道菌種與腸道表皮細胞交互作用中的角色,有時也會用「微菌叢-腸- 腦軸線」(microbiota-gut-brain axis) 具體指出菌種在其中的角色。

在過去近 20 年的研究中,科學家已清楚注意到腸道菌對人體的重要性,臨床上也證實,在破壞「微菌叢-腸- 腦軸線」的平衡時,會誘導自體免疫系統對神經系統的攻擊,造成神經系統的訊息傳遞受損,影響患者的運動功能、心智能力、甚至造成精神狀態的損傷。

 另外,在自閉症兒童的腸道菌相中,也發現其糞便中的菌相與健康兒童有著明顯差異。研究團隊將自閉症兒童的腸道菌餵食小鼠,發現在餵食自閉症兒童腸道菌的小鼠中,不僅會改變小鼠腸道菌相,更誘導小鼠產生明顯的自閉症行為。

不只如此,「微菌叢-腸-腦軸線」對老年人的精神疾病也有明顯影響。臨床上,帕金森氏症病人的腸道菌相也明顯與健康人不同。2019 年科學家發現「由腸到腦」帕金森氏症的造症原因,證實在小鼠腸道中的病源型突觸核蛋白,會經由迷走神經的傳遞,運送到運動神經元,而過多的病源型突觸核蛋白的累積,造成路易體形成與細胞氧化壓力和發炎,而導致運動神經元壞死,造成病人顫抖、肢體僵硬、以及運動功能的減退。

腸道還可藉由血清素等各種神經傳導物質,經由腦腸軸上傳神經訊號,來促使大腦引發悲傷、快樂、壓力等反應,進一步對記憶、學習、睡眠、判斷造成影響。

快樂賀爾蒙「血清素」

以牽動我們幸福感的快樂賀爾蒙「血清素」(serotonin)為例,其 95% 是由腸道所製造,大腦僅分泌 5%。血清素會帶給人幸福、平衡與穩定感。血清素會在大腦中參與情緒、睡眠、食慾、體溫調節等功能,也會廣泛影響心血管系統、內分泌系統的運作。要是血清素分泌不足,就會有提高憂鬱、 躁鬱等情緒的障礙風險。

快樂賀爾蒙「多巴胺」

另一種快樂賀爾蒙「多巴胺」 (dopamine),也是一種跟情緒相關的神經傳導物質,它會引發愉悅感, 是愛、鬥志、跟創造力的源頭。人體中多巴胺的量,50% 由大腦合成, 50% 則是由腸道及腎上腺負責產生。大腦分泌大量多巴胺時,可讓我們展現創造力;但如果分泌太高,想像力就會衝過頭,因此形成現實與幻想不分,變成思覺失調症(舊名「精神分裂症」);過動症(ADHD)等疾病。

綜合上述,腸道菌透過腦腸軸影響大腦,去影響全身器官組織。當影響到大腦的中樞神經時,可能會帶來的健康問題,包括了憂鬱、睡眠、認知能力、記憶力、情緒等,更嚴重者,則會導致自閉症、妥瑞症、帕金森氏症、失智症等病狀。除了上述的疾病外,腸道菌失衡最直接影響就是便秘、消化不良、腸躁症、大腸發炎等腸道疾病,還有影響快樂賀爾蒙(血清素、 多巴胺)的濃度,直接影響到每個人的情緒。

總結:維持腸道菌叢的平衡 從「吃對食物」做起!

我們常把腸道菌概略分為好菌(如比菲德氏菌)、壞菌(如致病性大腸桿菌)及伺機菌(依據身體的健康狀 態轉變為好菌或壞菌),其實腸道菌叢絕大多數的細菌都無明顯的好壞之別,或者可以說是好壞兼具,因為腸道菌的好壞,經常是相對而非絕對的,重點是在如何取得動態的平衡。

腸道菌失衡與疾病的因果關係雖然還沒有百分之百的確定,但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知道,像是壓力、精緻飲食、熬夜、久坐、飲酒過量、過多的抗生素等,都會有機會打亂腸道菌平衡。因此,想要擁有健康的腸腦軸線,建議從「吃對食物」做起!只要透過飲食調整,搭配運動及規律作息,就能培養腸道好菌,健康力及決策力自然也就可以相對的提升。

過去認為蔬果的好處是含有豐富維他命、礦物質,但現在發現,蔬果中含有的植化素(Phytochemicals)、 多酚類、膳食纖維等,可以提供腸道菌好的養分來源,特別是可以產生短鏈脂肪酸等有益物質。所以,飲食最基本的概念,還是攝取多種顏色的蔬果,不僅確保纖維素足夠,也能吃到不同的植化素,有助於腸道菌叢的均衡發展。

新世代的 無肉綠色奇蹟

《灃食.客》本期以蔬食為主題,內容聚焦在蔬食、全食物、以及如何運用時令食材創造美味而展開,不僅呈現美味食譜邀您親手料理,也蒐羅在第一線推廣蔬食的人物故事,當然,也不忘爬梳各界蔬食名人為何鍾愛蔬食,以及匯集了蔬食餐廳資訊、影片與書籍等。灃食相信,透過精美的設計、匠心獨具的裝幀,邀請您以閱讀一本雜誌的時間,與我們一起悠遊在蔬食生活當中,去細細體驗,嶄新的飲食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