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灃食夢想計畫】高雄吉東國小 - 最佳食客

高雄吉東國小 

最佳食客


夢想簡介
從客家家庭出發,孩子發現餐桌上的客家菜出現與否,與阿婆在不在家相關,原來媽媽不會做阿婆菜;在多元的客家家庭裡,孩子餐盤上變化越南客家菜,不同料理法卻是相同美味。
來自這塊土地的吉東國小三年級17位小孩,有個小小夢想,要跨出學校的圍牆、把客庄當教室、請耆老為師、以大地為教科書,向土地學習,尋找客家先民的飲食智慧,以永續土地及文化為概念,用自己的小手,將餐桌上漸漸消失的阿婆味,融合現代健康飲食概念,創新客家菜,呈現不一樣的味緒。


飲食夢想實踐紀錄影片



2月實踐紀錄
食物與在地文化的連結鑲嵌在客家的節慶之中,客家人過新年做發粄(發粿)祈求來年能發財。學期末的最後一天,提前體驗過新年的的氣氛,我們一起用學校的大灶,用柴火共下來做發粄(我們一起來做發粿)。
 
從認識升火的三原素:空氣、燃料、熱度開始,在五年級的學長姐的幫忙下,成功升火,大灶啟動。發粄製作從重量學習開始,調配完美比例的發粄粉漿,在校廚郁慧阿姨、龍老師的協助下,經過十分鐘的蒸氣浴的發粄,成功脫變成客家人口中會發財的發粄。跟著客家人過新年,從此開始~~








《貼紅紙過新年》
過年貼春聯,客家人貼紅紙過新年。在家裡,個子矮小的孩子總是沒有機會在高高的門框貼紅紙;開學的第一天在教室裡,用儀式實踐新年儀式,象徵新學期的到來,也象徵小孩的夢想食驗事的到來。
 
傳統的五福紙,以客家剪紙呈現好兆頭的圖形。貼紅紙前,先來認識五福紙。如意草象徵平安如意;客家福菜意謂福氣常來;大小壽桃代表長命百歲;蘿蔔是指好彩頭;春花是指春天到來囉~用心看看,原來這小小張五福紙是神奇的圖畫字。
 
高個子的孩子是貼手,站在椅子上踮起腳尖貼五福紙,旁邊還有小幫手幫忙喬正位。分工合作下,我們的教室有的客家味的新氣象。



一年好時節.正月舞春風
最適耕與讀.種下新夢想
 
實踐客家人的勤耕雨讀,今天一起種下學校食農教的稻田,未來的一百多天,這個大田的稻米會陪伴我們的課程長大成熟,而它們也會是我們的自然科教材。
 
脫下球鞋,用赤祼的腳丫和土地來場親密接觸,在里長伯和老師的帶領下,每5-7根秧苗插進泥土裡,每二個手掌種下一株。是秧苗,是客家農民的寄託,也是我們的小小夢想~
 
工作完成✅,手腳穿上褐色新手套和雨鞋,農田旁的小水圳是我們玩水,也是清理乾淨的好所在,難得有機會可以玩水玩泥巴,真想再多玩一次。






客家粄食的美味除了內餡與粄皮的美味之外,墊底在粄食下的天然植物葉子,是隔離蒸籠、也是增添天然香氣的好食材。
 
預告清明節前,要來用大灶蒸紅粄仔,孩子問到了:「每一種葉子都可以當紅粄紙嗎?」上一節課,我們一起討論天然植物與食物的關係,結論是:可以吃的植物,葉子大部份都可以來當紅粄紙。於是~~各種想像答案就出來了,波蘿蜜葉可以嗎?黃金果葉可以嗎?……
 
今天,姿蓉媽媽從家裡摘來了農場裡各式各樣的可食果樹葉子。孩子們要找出適合做紅粄仔的葉子,他們印象中的紅粄約略手掌大,用手掌當紅粄,在葉子上比照,找出可以的葉子有:香蕉葉、月桃葉、波蘿蜜葉。如果把紅粄變小,那麼牛奶果葉、檸檬葉、黃金果葉、紅毛丹葉也可以。
 
今年,我們的紅粄仔就用不同的葉子當底,渲染不同的香氣吧~~




《食在繽紛~五行彩色湯圓》
客家飲食基地啟用,在客家人的習俗裡,家裡的廚房開灶是一件大喜事。紅白湯圓又是喜事的代表飲食。今天我們依尋傳統儀式,做湯圓慶祝學校的飲食基地啟用~~
 
以前,傳統的紅湯圓使用化學色素「染線紅」(客語)做為染劑,將白色粄粹(糯米團)染成紅色。這一次,我們的客家飲食基地上的第一堂課就是健康飲食,如何利用大自然的天然色素渲染食物,幫白色粄粹染成不同的色彩 ,讓湯碗的有更繽紛的色彩。
 
利用蝶豆藍、火龍果紅、野蓮綠、黃梔子黃、糯米白組合客家五行色,祈求五行運轉順利平安,客家飲食基地執行的所有課程都能順利。




《二十四節氣~雨水》
節氣「雨水」,根據先民節氣的氣候,此節氣之後迎接雨水的到來。美濃農民在此節氣刖,必將春稻種下,等待雨水滋養農作物。
 
我們的小田,在寒假波菊盛開後也要整理預備種下這學期食農教育的農作物,拔除波斯菊和雜草,此時才能知道植物的根是軸根還是鬚根?同時,孩子回家的任務就是要回到家裡和家人請益或討論,這個時節的美濃最適合種什麼農作物?



原來過年吃的葵瓜子就是向日葵的種子呀~~
 
寒假前,配合美濃的地景,將農田變成花海。向日葵就是我們第一片小花海~~向日葵盛開之後,歷經一個寒假的沉澱,果實漸漸成熟,又看見我們常見的葵瓜子了。
 
今天,收成葵瓜子做為來年花海的種子,也有可能會將它們炒成真正的瓜子。採下的葵瓜子緊緊黏在花托上,將它們放在太陽下,用大自然的烘乾機把它們烘乾到沒有水份,長久保存
~~是自古留下來的乾燥保存法~~



《大自然風穀機》
小亘在幫忙撥收成後的葵瓜子時,發現了一個問題——天然的葵瓜子混著很多花苞的屑屑。這樣的話,收成的葵瓜子就無法做成人們口中的瓜子。
 
想要解決這個問題。老師帶我們認識風穀機,原來風穀機可以分離稻殼與米,依靠的是風與重量的原理,風會吹走重量輕的稻殼,而重量比較重的米就會掉到地上。
 
有了這個概念,我們想要高雄的風也很大,那麼就來利用大自然的風穀機來將葵瓜子與雜屑分離。把我們的手當穀斗,找到校園裡風向最大的位置,把自己身高當做是風穀機的高度,慢慢的灑下葵瓜子,風就把雜屑吹走,而重量較重的葵瓜子就掉在我們的籃子裡~~~~大自然真是奧妙呢!



《凍齡大自然的色彩~天然色素粉》
客家飲食除了麵粉、米的白色之外,還有彩色的食物,例如黃色的粉粿、紅色的紅粄、綠色的艾草粿。除了人工色素的外,大自然的色素是最好的選擇。但是食物中的色素,不能長久保存,水份也比較多,製做粄食時不易使用。
 
學校的黃梔子樹今年結果實特別好,小孩口中像小章魚黃梔子,一起採摘下來,清洗、排放整齊、預備進入烘乾,
二天後,一起來做天然色素粉。預備渲染孩子的餐盤~



《戀戀蝶豆藍》
天然食材的藍比較少見,蝶豆花的藍就是其中之一,也是許多新住民的家鄉色。
 
採下小田的蝶豆花,平舖在乾燥盤上,小手要注意將每朵花之間都保有空隙,而且蝶豆花輕而小,必須在烤架上舖上烤盤紙,才能使蝶豆花徹底的烘乾而不掉落。
天然色素之蝶豆藍,got~
持續收集大自然的色彩中……




《小人的大餐盤》
很想來場小人版的客家辦桌宴,但是問題來了。
有了碗盤,缺了上菜的大餐盤。又想要和別人不同的盤子,思來想去,最後~決定~
自~己~做~
在美術老師的指導下,一系列用在地土燒製的盤子。絕對獨一無二~
 
期待……
希望下週窯燒能成功……







《蕃薯收成囉》
在經濟不好的年代,老一輩的客家人沒有足夠的米可吃,常以地瓜果腹,以「蕃薯仔吃到驚」來形容那個年代的苦。不過。卻也因著地利,美濃的冬天也盛產蕃薯。
 
小田的蕃薯今天收成了,小手在小田挖呀挖,挖出了二條大地瓜,後熟形的地瓜,要放個幾天會更好吃。
 
下星期,老師要帶我們一起做不一樣的地瓜料理哦!





3月實踐紀錄
《天然色素粉~洛神紅》
在地小農的洛神花,是很棒大自然紅色色素。
我們從認識洛神花開始,原來洛神花吃的是花瓣,中間的果實被緊緊包住,要除去果實就必須要把花瓣一個一個撥開才能辦到;但是花瓣上卻有小小的毛刺,雖然有點刺刺的感覺但是不足以傷害我們的小手,小心就好~
 
一個個處理好的洛神花,排列整齊送進來乾燥箱,等待兩天的烘乾,保存大自然的色彩。然而,洛神花的紅也在我們的小手上留下了紅色的印記~





《小人的大餐盤~二部曲》
歷經一星期亁燥的餐盤,確認沒有破損後,今天美術老師帶領我們為它們上釉。
 
美濃的土地資源豐富,土壤也有不同韻味,老師從介紹釉料變色的知識開始,帶我們認識美濃的土,選出適合做陶的釉料。這次我們為餐盤選擇野蓮田泥漿釉。野蓮也是現在美濃特產之一,希望有機會在大餐盤上呈現野蓮料理與大家分享。
 
尋找校園的植物,在餐盤上用牙刷將釉料撥灑在餐盤上,拓印出植物的形狀,真美~原來大自然就是最棒的畫家。







《小田的春耕》
美濃農民依氣候的節奏,年前種下春天的農作物。我們依照三年級的課程節奏種下小田的農作物。
 
配合自然課「蔬菜的成長」,來學植物生長的四要素(水、空氣、土壤、陽光),檢視我們的小田這四樣條件都符合,除了二棵桂花樹下方的陽光較為不足之外,討論適合這個季節的農作物有空心菜、蔥、小白菜、萵苣……等等~最後依最佳食客的課程決定種下萵苣、蔥、空心菜和隔壁陳叔叔送我們的南瓜🎃。
 
不僅如此,意外發現還有大地自己種出來的的野菜龍葵和九層塔,今天找到了驚喜,龍葵的果實酸甜可以當做小零食,葉子可以食用,是以前阿婆餐桌上的一道菜呢~







《亻厓等个夢想食驗事》
每個人都有夢想,小孩對於飲食的夢想是什麼?這個答案只有他們自己知道。小霖說:「我爸爸做的咖哩飯很好吃,但是我有一個夢想,想做一個自己的好吃咖哩飯給爸爸吃看看。」小亘脫口而出的夢想是:「很想要去吃美濃的清冰,想和全班一起去吃」小榛很想介紹美濃在地的一間炒粄條給同學試吃。而家裡開粄條店的小娜娜想要自己能夠做出有顏色的彩色粄條……

說到自己的飲食夢想時,每個人都興奮之情溢於言表;再談到實踐,每個人都有機會當「最佳食客」的主廚,學習獨當一面做傳統或創新的客家菜。最佳食客正式在教室掛牌~飲食的夢想正式在孩子心中種下種籽~~






《地產地消咖哩飯》
對於食物而言,在地生產在地消費的方式,食物里程最少,食材也是最新鮮;前些時候,小田的地瓜收成,我們想到地產地消的概念,如何將收成的地瓜做成一道料理。
 
從食物的六大類著手,認識地瓜屬於五穀根莖類。從烹煮食物的邏輯著手,相同屬性的食材可以替換也應該會很好吃。於是,孩子們一同來想出自己家裡種的食材有沒有符合的品項,設計屬於吉東自己的咖哩飯。喬喬阿嬤種的高麗菜是蔬果類,代替紅蘿蔔;巧蓁阿嬤自己養的雞生的雞蛋是肉魚蛋類,可以代替雞肉;我們自己種的地瓜可以代替馬玲薯(但是地瓜收成太少,社區叔叔送南瓜代替)。於是擁有蛋白質、蔬菜、五穀根莖類的營養「地產地消地南瓜咖哩」誕生。
課程中,我們在健康課學會食物六大分類。在數學課中計算咖哩要加的水量是3000毫升,還要知道如何用量杯量水才正確;在國語課學會圖文式筆記法記下食譜,回家做給家人吃。
 
從削皮、練習使用刀具、放電鍋的方法、在電鍋加水,都是第一次的新體驗。完成的咖哩香氣四溢~邀請高年級的大哥哥大姐姐一起分享。
 
「自己做的咖哩最好吃了!!」美曙說。真的很好吃~又很健康








《小人大餐盤~三部曲》
經過三天三夜, 1280度的淬煉,為了最佳食客特製的小孩大餐盤完成了~
 
或許沒有陶藝大師精妙的手藝,沒有藝術家厲害的繪圖;但是,我們有在地的野蓮陶土釉,有校園裡的客家植物當畫具,更有我們對於這個土地的連結。大地色系的大餐盤,點綴陶土釉的咖啡色斑點,是我們的特色。
 
未來~這些鑲嵌在地土壤、在地釉料的餐盤,會承載著在地食材,呈現給餐桌上的客人,不一樣的客家味緒~









《相煎互生利》
向日葵的客語說法是「日頭花」;太陽的客語說法也是「日頭」。
 
小田的向日葵種子收成的數量太少,不足以供應炒葵瓜子課程及明年播種的數量。社區裡鍾叔叔家剛好在過年期間種了一塊地的向日葵花海供民眾欣賞,叔叔送了我們一些花托供應課程使用,每顆向日葵花都比我們的臉還大,「哇哇」聲不斷。
 
把「日頭花」抬到「日頭」下曬乾,沒有相煎何太急,只有相看二不厭、相照互生利~我們的小手在日頭花中扣剝葵瓜子的比例,小孩天真的比喻「像似哆啦A夢的縮小燈把我們變小了~」






《跟著課本做食物》
三年級國語第三課是「愛玉的變身術」,內容是從愛玉籽變成愛玉凍的感官描述及愛玉凍變身為過程。
今天,真實的摸到愛玉籽刺刺的感覺、看到它的大小比芝麻還小、搓洗的時候滑滑的,真實體會課文中的內容。運用數學的容量單元,量出正確的1400毫升,輕輕搓揉直到水漸漸變黃~愛玉就變身完成✅
「希望愛玉可以真的變成凍」是孩子今天小小的夢想~









《彩色愛玉》
「我們的愛玉變Q 了」依依興奮地說。
 
等待一個晚上的冰鎭,愛玉變成了半透明的黃寶石。今天配上我們自己做的桂花蜜、紅色洛神花糖水、原味糖水。真的比外面的更好吃~
猜猜哪個口味榮登第一名呢?~~酸甜粉紅洛神花最受歡迎。桂花蜜有香味,但是桂花吃起來帶點苦味,獲得第二名。








《泱泱之水何處留》
我們的小田土壤是保水度比較差的砂質土。種菜的一開始,我們就會一直面臨水問題。上學期種菜,班上還要在假日輪班到學校澆水;這學期,學校圍牆外的叔叔教我們用客家人種田的方法「蔭水」(灌溉)試試看。
 
要蔭水就是讓水有水路可以走,設計讓水停留在我們的作物旁,才能讓農作物有充份的水份可以吸收。蔭水的同時,設計水路就靠樹枝來挖出水的道路,一年級的妹妹也被吸引來引水;利用農夫的智慧將用磚塊當做擋水板,把水留在長條形的植地上更久更均勻。
 
用客家先民的智慧解決了小田的水問題囉~





《小三生的專題研究》
8歲小孩的飲食研究會有什麼的主題呢?
題目出乎意料之外的有趣~
✅96歲的阿祖飲食,讓孩子對「客家菜又鹹又油不健康」的說法產生質疑?
✅葵瓜子混著花苞屑很難清乾淨,孩子想要自己的風鼓機來解決這個問題?
✅客家發粄為什麼會開花,這裡面有什麼祕密呢?
✅看著阿嬤做的粄仔,沒有添加任何化學軟化劑,為什麼粄仔還是持續一段時間這麼軟?有什麼可以做天然的軟化劑呢?
 
看著小手一字一字的寫著研究動機,還有很多不會寫的字需要查字典,研究似乎變得好玩不苦澀了~








《最佳伴手禮~》
每一次的課程總會有很多義務幫助我們的人,尤其是社區的叔叔阿姨們,總是無償的提供我們在地的食材給課程使用。
專門為最佳食客做的小禮物,我們親手壓製美濃小紅粄,沒錯,這就是我們在地的紅粄。手寫小卡片、貼上QR code,用我們自己的誠心親手準備伴手禮。希望收到這個小禮物的人都會喜歡💕








《回憶食客》
小田的芥菜收成了。數量多到吃不完,在以前沒有冰箱冷凍櫃的年代,阿婆用塩和乾燥法讓食物保存更久,因應沒有糧食的時候食用。
郁慧阿姨幫我們用刀子收割,教我們洗芥菜的方法把菜蟲去除,再拿到太陽下,用大自然乾燥法去除水份。
脫水的芥菜成了軟趴趴芥菜,加塩搓揉放在破璃罐裡,靜靜等待陪我們上課,過些日子就有好吃的鹹菜吃了~







《春分紅粄仔之一~粄仔內餡》
掃墓的客語叫做「掛紙」,在掃墓的過程中,會將新的五福紙黏貼或用小石頭把五福紙掛在祖先的風水上,所以掛紙來稱掃墓。
依據在地習俗,美濃人可以掛紙的期間自元宵節後,至清明節前都可以掛紙。掛紙時,會準備三牲、紅粄仔來當做供品。而紅粄仔則會做為掛紙後,共同分享的點心。 掛紙期間,美濃的各小山頭(風水的所在地大都在山裡)都會傳來陣陣鞭炮聲。孩子們也會感受到掛紙季節已到來。
這一週,我們也來一起用食物體驗客家掛紙。用在地小農生產的美濃紅豆為內餡,結合幼兒園與低年級,小手與小小手一起來做客家紅粄仔。二位小型男主廚幫忙煮紅豆,電鍋加水,紅豆加水,紅豆經過三杯水的大火翻滾,擁有堅硬外殼的紅豆,轉化為鬆軟的紅豆泥,但是那種泥,還不足夠均勻。利用撖麵棍把紅豆泥搗的更軟爛;加入紅糖讓更香甜。
忍不住嚐一口~~~真的很好吃







《扌帣手做紅粄仔》
從大自然的餐盤開始,小孩親採香蕉葉和菠蘿蜜葉當作紅粄的盤子。用最傳統的紅豆和芝麻口味做紅粄,而紅粄中間的掛紅用的是我們天然色素洛神花的紅,在指導員龍老師、校廚郁慧阿姨的幫忙下,我們去大灶柴燒紅粄,跨年段的和幼兒園、一年級一起做客家人掛紙紅粄仔。










《親愛的~我把汽水變紫色了》
小田蝶豆花盛產囉~
藍色和紫色食物很少見,我們用它的藍加上檸檬藍就變成紫色了,很酷的廚房科學~
看起來鮮艶的紫色,感覺有點害怕,
但是從天然食物中得到的藍紫色,
漂亮又好喝。







4月實踐紀錄
《最佳小主廚》
每一道菜都有負責的小主廚,他們要記下做菜的步驟,記下同學們做菜的認真瞬間。未來,他們也是再實做這道菜色的負責人,最佳食客主要推廣者。這本大食譜上有著大大的米其林寶寶,因為這就他們心中的三星米其林客家餐。





《關於芥菜的三兩事》
八歲小孩了解芥菜嗎?他們用八歲的方法認識芥菜~
他們用社會課本學到的「已想學」一同思考芥菜的三兩事。原來,芥菜的一生有四代,芥菜→水鹹菜→鹹菜乾→梅乾菜;原來,芥菜很苦卻還是很多人喜歡吃,因為芥菜富含豐富的營養素還有蛋白質呢!原來,芥菜的苦是因為還有硫化配醣體,而塩可以去除它,難怪鹹菜用塩醃就不苦且好吃。








《客家鹹菜刈包》
利用塩漬法製作的鹹菜,時間把它施魔法,變成好味道的客家味。美濃居民喜歡切絲加糖和肉末調味,夾入饅頭形成當地的鹹菜刈包。小孩試著嚐試生的鹹菜,只有鹹味不好吃。加上糖和肉,瞬間美味度上升的好吃~



/





《時令食客》
校園桂花香陣陣,一年一度做桂花蜜的季節又到了。小手採桂花、口裡哼兒歌、腳尖踮高高,採集桂花香~
稍加亁燥的桂花在小農蜂蜜中跳舞,舞出香氣濃郁的桂花蜜~






《封高麗菜》
小田高麗菜收成,來個美濃道地客家菜~封高麗菜。利用20分鐘下課,食材丟丟丟,調味料倒倒倒,電子鍋按下去~
上課回來,中午加菜~好吃吃光光




《歡迎小客人》
下星期,最佳食客即將要接待來自高雄市區的小客人~新上國小。想讓市區同學們,可以來到綠意盎然的校園,一起手作客家菜,一起在小森林野餐,這是我們的第一次~期待
 
用麵粉加水,在木片上搓出想要的字,真的是健康又名副其實的捏麵「字」,別有一番風趣呢~






《客家飲食菜單》
從吃食物六大營養素出發,孩子認識食物的均衡飲食,但是客家飲食中,哪裡可以看見這六大營養素呢?共同討論,共同發想,歸納整理,設計在地客家均衡飲食菜單





《客家鹹豬肉》
以客家拜拜的三牲之一~豬肉為主題,利用食物保存塩漬法,炒香黑胡椒和塩,利用米酒和蒜頭去腥,舖灑花椒和香料,除了用自然的方式延長食物保存期限,也增添不同的料理方法~
 
今天娜娜爸媽當我們的客座老師,帶領孩子一起動手做在地風味客家燉豬腳,利用智慧柴火處理蒜頭,加入古早味配方,調料簡單的醬油,依賴柴油慢燉,成就一方客家味緒










5月實踐紀錄
以客家飲食為媒介,擴展客家文化的交流。今天,高雄市新上國小三年級和吉東國小三年忠班的小朋友共下做出自己的午餐,共下交朋友。
把客家拜拜的三牲-雞、豬、魚,延伸特色的客家料理。封雞、封肉、封冬瓜,封高麗菜的系列客家封菜;三忠親手做的客家鹹豬肉,代為現代流行鹹豬肉披薩;班級製做的天然色素粉則是彩虹🌈果凍的魔法粉,健康又美味😋。
孩子從製作邀請卡,學習如何當個小主人接待自己的小客人,知識的累積在待人處事中一點一滴的累積。








《原來是綠豆》
黑褐色的果筴藏著什麼呢?
原來是綠豆。
小田的綠豆才短短數週長大、結果、收成,
建霖邊採收邊說:「我們可以喝綠豆湯了」
沒錯,
另外一道客家風綠豆湯食材已準備好
期待~







《美濃客家滷豬腳》
娜娜的爸媽是在地的客家名廚,
今天來當孩子的客座老師,
教我們如何滷出道地柴燒客家豬腳,
問:「滷豬腳有訣竅嗎?」
「沒有什麼,就是慢火細燉而已」
材料只有簡單到蒜頭、醬油、蔥油、冰糖四様,卻是慢火守在大灶二小時,成就客家美味。

想想或許是多了一個愛的獨特味道,一種對孩子的疼愛,愛孩子的心讓它更美味吧~





《一本關於客家飲食的繪本》
原來飲食也可以寫成故事,一本屬於孩子的專屬故事書,一本獨一無二的繪本,有著童真的觀察、童趣的畫法、很多的想像、無限的喜歡。似乎每一本,都只有作者才能有這本書的最完美詮釋~
靜待~他們的說書吧






《防治雜草的抑草蓆》
小田雜草不斷的生長,有沒有一種方式可以讓雜草長的慢一點。自然課裡學到了,植物的生長需要陽光、空氣、水和土壤,缺一不可。於是,我們想到了抑草案,利用黑色的塑膠布阻隔陽光,但是編織的布料可以讓植物擁有足夠的空氣和水。
小孩量出小田的長度,找出需要鋪設抑草蓆的地方,同心協力,完成這項任務。舖好之後,還要在上面來回踏幾次,才能讓草蓆和土壤充分的接觸。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夏天的清冰》
天氣熱,讓我們想起古早的客家味清冰。為什麼清冰會和冰塊不一樣?原來是冰塊的大小不一樣,那麼如何用家裡的冰箱和空的寶特瓶做出我們的清冰呢?原來利用冰結晶的過程就可以達到,在結冰的過程中,不斷地利用搖晃把冰給打碎,就可以做到我們想要的清冰。配上我們自己洛神花粉,不只讓純白的清冰變成彩色、還染上微微的洛神花味道。美好的夏天~








《尋找客家美食的足跡》
這一天,我們實現了全班一起去吃夢幻粄條店的夢想~一起踏進美濃永安老街尋找客家味,看見文創小店啖糕堂發現米蛋糕的足跡的就在它的店名藝術字裡。百年老茄苳樹剛剛好符合國語課本裡的「參天」模樣。可惜50年清冰店那麼剛好的公休,不過,在地名店888粄條店的炒粄條、花生豆腐及獨家創意炸野蓮也大大撫慰清冰店公休的小失落。





大自然的天然色素不僅可以將食物染色,還可以渲染生活中的在。國語課本「三峽老街樂藍染」裡,將藍染製做過程與美麗形容的細膩完整。持續收集了二個月累積足夠的量,今天用自己種的蝶豆花 和蝶豆花粉,加上廚房的調味料,沒有任何一點化學藥劑的廚房蝶豆花藍染,利用科學裡濃度高低與水份的流動關係,成功的將自己的桌巾染成天空的藍,這個美麗藍恰恰與吉東教室屋頂的藍、天空的藍連成一片~美極了








客家發粄為什麼會開花?
其中有什麼關鍵?
透過專題探究的方式,利用實驗法,將發粄的配方逐一拆解原來是麵粉和酵母粉的雙方合作的功勞,泡打粉是加油手。



食農遇到的問題怎麼辦?
當小田遇到很多紅螞蟻🐜時,又不想要使用化學🧪藥劑對付它們。找出對人體無害卻可以處理螞蟻的成份,真正去實驗看看,發現糖加硼砂是實驗中最好的配方。




還停留在客家菜又油又香不健康的印象嗎?可是娜娜的阿祖一輩子吃客家菜,卻直到96歲才安享天年,其中是不是有什麼袐密?小孩從資料探究中找出原來只要飲食均衡,客家菜也是健康菜首選。




小田種的葵瓜子雜質太多怎麼辦?原來利用風力和重量的關係,就可以分離雜質。仿製古代的風鼓機,利用紙箱和電風扇,完成✅了回收再利用♻️的風鼓機,成功解決我們的食農問題。




阿嬤做的紅粄沒有加任何化學藥劑,卻可以很軟的持續二三天,其中有什麼秘密呢?建霖、宜均、奕辰用實驗法。分不同比例,找出原來糖和油是粄仔持續軟化的關鍵。以後做粄仔就知道秘訣啦~




回憶~亻厓等个「最佳食客」
這個學期孩子們擁有自己的飲食夢想,從自己做的野蓮泥漿釉大餐盤開始,用它來盛裝他們的小小夢想,三個月來從阿婆的鹹菜、發粄、紅粄、滷豬腳、鹹豬肉...等客家菜,到食育知識裡的營養均衡菜單與飲食專題探究,我們自己種下稻米和小田農作物,從產地到餐桌並友善土地,做成天然色素用來渲染餐桌上的菜色與桌布;利用科學原理做出美濃清冰和蝶豆藍染桌巾;實現了用客家美食交朋友的校際交流;達成了全班一起踏察老街美食吃炒粄條的夢想;成就了10歲小主廚的願望,做出小孩客家菜,把客家菜帶回家。
夢想很多~未完的夢想「食」驗室,依舊努力實現~
最佳食客~歡迎來做客~
在飲食中作為客家人,在飲食中展現熱情的待客之道!









分享這個貼文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