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說起米食,大家常聯想到餐桌上熱騰騰的白飯。其實,米食除每日基本飲食外,更與生活中的傳統節慶文化緊密串連,像是祭祀拜拜時出現的紅龜粿、端午節的粽子、過年的年糕等,米食,在生活佔有重要一席之地。然而,日漸西化的現代飲食習慣變動下,卻讓這些節慶傳統米食似乎漸漸與生活脫節。

不過,有年輕人不這麼想,於是在桃園的三合院,打造了一間「雙口呂 Siang kháu Lū」文化廚房,藉此推廣和傳承台灣閩客族群的米食文化,除了做粿、吃粿之外,也品嚐粿的節慶故事,創造出讓米食被看見的更多機會。

全文圖片來源:雙口呂 Siang kháu Lū 

台灣的代表飲食是什麼?

在國人米食消費衰退、飲食習慣日漸西化的逆境下,「雙口呂 Siang kháu Lū」文化廚房主理人黃騰威與周佩儀夫妻,卻選擇離開原本穩定工作,在桃園大溪的三合院中開起「粿」的料理教室,來推廣和傳承台灣深厚的米食文化。究竟,他們為什麼有這樣的起心動念呢?

黃騰威從一段旅行開始說起:2014年,他們夫妻兩人在歐洲旅行,常在當地華人超市採買食材煮來吃。在烹飪時,常有不同國籍的旅客對他們正在料理的食物感到好奇詢問:「代表台灣的食物是什麼?可不可以跟我分享?」當時他不經意的回答:「滷肉飯、小籠包、珍珠奶茶……」,周佩儀問:「可是,你剛剛講的這些,平日有在煮嗎?」他頓時驚覺,日常生活中並沒有在煮這些,在家也不會做,但,為什麼自己會這樣回答?

尋找台灣在地文化記憶

旅行結束回到台灣,這些問題依舊縈繞在腦海。他們走訪台灣許多城市探索屬於各地傳統文化與記憶,「台南後壁菁寮小鎮,有一些賣傳統餅舖的商店,當時剛好準備結婚,於是想到喜餅要西式還是台式?但,為什麼第一個想法好像都是要選西式的?」透過這些反思過程,他們逐漸認識台灣這片土地,尋找著從這片土地長出來的元素和脈絡所在。

喜好料理的兩人也陸續參與台南、台北的料理課程,但課堂上所學的大多是夜市小吃,也令他開始思考,為什麼過年過節會吃會做的粿,卻很少去跟外國人分享?於是2014年開始,他們跟周佩儀的阿嬤學做粿,黃騰威坦言,開始玩票性質較高,覺得「很漂亮、很好玩」,可是當越深入了解,他心裡更加確信,傳統米食,代表著台灣在地的生活記憶,承載文化的累積,值得被紀錄與傳承,讓更多人看見,「不過,這件事其實不在我們想像範圍內,但又好像很自然變成可以去做的事!」。

以外來眼光看米食文化

黃騰威是外省第三代,但卻一頭栽進了米食文化中,深刻體驗到閩客飲食文化的多元性,「這件事其實很有趣,當作為一個外來者時,以外來眼光在關注一件事,才有辦法感受和看到美好之處。」而在閩南文化薰陶下長大的老婆周佩儀,平常就看阿嬤做粿,好像因此對米食所帶來的感受就無法像他這麼強烈,「看到做粿畫面時,深覺這件事太美了,還沒有談到背後文化意涵,但光是畫面就覺得,這件事應該被記錄下來,我是從第三者角度去看這件事情的。」

不過,雙口呂創立初期並不受到長輩理解與認同。他談到,長輩以為他們學做粿就是好玩而已,卻沒想到後來要以粿來創業,「阿嬤從八歲開始做粿,現在已經九十五歲,這段時間的累積,就是職人精神吧?可是,這些職人並不會這樣想,只覺得因為工作辛苦、粿的價格又低,反而希望你別做這件事,去當上班族比較好……」因此創立初期階段,他們跟長輩在價值溝通上,付出相當多時間和心力。

米粿的價值傳承

推廣初期,他們選擇以「觀光」角度切入,聚焦與外國旅客談觀光。為此,夫妻倆到日本、泰國、越南參加當地料理教室,感受當地飲食文化及特色風土,試圖找尋出除台灣夜市小吃外,可以與外國人溝通的不同角度,「私心來講,我想去證明台灣東西不會輸國外,我們的文化有美好的一面,只是該如何去呈現,這是除了觀光外,我想證明的事。」黃騰威說。

而如何讓辛苦做粿的長輩知道自己在時間累積下所產生的價值,也是他後來做料理教室時,想深刻與大眾溝通的理念。一般人對於粿的價格,多半落在一塊三十元上下,然而,許多人不知道炊製傳統粿品時,製作時間其實不比蛋糕、麵包少。黃騰威說,以糯米為原料的紅龜粿為例,製程中需要將糯米經浸泡、磨漿、壓水脫乾等繁複程序,才能進一步包入饀料炊製,光前置作業就得花上八小時準備。

他回想某次帶完四小時的料理課程後,曾有學員拿著手中的紅龜粿跑來說:「騰威,這個紅龜粿,我覺得應該要賣一百元!」而這種價值感,會在料理過程中產生。所以,一開始阿嬤擔心問:「你們要賣粿喔?」他回說「沒有,我們想要做料理教室,希望讓大家來參與製作過程,了解粿的價值在哪裡!」

期許傳統米食走入現代廚房

提及價值,雙口呂的課並不便宜,因此推出課程時,太太佩儀曾遲疑過「這樣收費,真的會有人來上課嗎?」然而,黃騰威想透過價格溝通價值選擇:「當我們參加日式或西式糕點料理課程時,課程若賣三千元,好像對許多人來說價錢合理;可是,當傳統米食相關的料理課程一堂課定價三千時,為什麼,大家卻覺得它是昂貴的?」

在推廣米食文化時,他發現到,想讓上課學員把做粿帶回現代住家廚房是困難的。他說,以前廚房設備又大又重,加上長期缺乏新世代傳承,所以新器具沒有被開發生產;反觀西式糕點,由於很多人投入,不但糕點外型顏色越來越繽紛漂亮,使用的設備機器也越顯輕巧便利,因此他認為,一旦設備沒有同步升級,傳統米食想要走入現代廚房,會越來越困難。

對的空間,才能體會食物的價值

空間,對黃騰威來說格外重要。2017年一趟緬甸自助旅行,參加當地料理教室行程,他們搭著長尾船,深入水中市場購買食材,最後回高腳屋料理,一連串的體驗,讓他規畫以料理教室結合傳統建築,在這樣空間中介紹自己飲食文化的想法油然而生。

他說,早期農家的三合院的廣場空間會用來曬稻穀、蘿蔔乾,基本上,住在這裡的婦女一定會做粿,「當時和阿嬤學做粿時,也在三合院裡,所以很希望可以在這樣的場域裡,延續文化。」

因此,尋找三合院場域時,他發現就桃園而言,在地三合院大致兩種狀態:第一是產權複雜,但因此保存得很好;第二,產權相對簡單,卻易成堆放東西之處,或是護龍被拆蓋了新房子,「我們旅行時,常去欣賞國外的傳統建築,但在台灣卻把屬於這片土地長出來的東西一一拆除,所以,我也想透過三合院,和大家分享台灣土地及老屋的保存現況。」黃騰威說。

他補充,許多人對傳統三合院印象可能是昏暗、潮濕,但經過整理後會變成很棒的空間,而他也想透過特別的場域來跟大家討論米食文化的刻板印象,透過有吸引力的空間,成為初期重要的溝通方式,「許多年輕人喜歡社群打卡,他們也許不一定對米食文化有興趣,但空間是吸引他的原因,我們想藉由場域吸引人進來,這樣才有機會傳達我們想傳達的理念。」

米食與生活的連結

雙口呂開張後,也吸引不少媒體報導。他分享一次印象深刻的採訪,阿嬤當天做了紅龜粿,在炒餡料時,把餡料炒很久變得非常乾,主持人問阿嬤:「這樣炒會不會太乾了,會不會不好吃?」阿嬤回答:「這是拿來拜拜用的,如果炒得太濕潤,拜拜時很容易腐敗壞掉!」對以前的人來說,做粿最重要是用於拜拜,與現在滿足口慾優先的目的不同。

因此,為什麼要繼續做粿?繼續吃這些東西?黃騰威說,以前的事沒有辦法忘記、也無法放棄,所以過往傳統米食最重要的目的是拜拜,連結起人跟神之間的關係;即便到現在,做粿這件事還是需多人共同完成,這便是人與人之間的連結;而粿的食材都採集於自然,就成為了人跟自然的連結。因此他認為,做粿這件事除了滿足口腹之慾外,還能提升至文化資產層級,除了好吃與否外,可以從人類學的角度,探討更深層的文化意涵。

隨著節氣 體驗米食的多元

雙口呂課程約兩個月更換一次,隨著節氣變換內容,讓大家認識米食在不同季節所產生的各種可能性。

「以前的人跟著土地過生活,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黃騰威舉例,農曆年前後是蘿蔔盛產時節,所以這時候會將新鮮蘿蔔切成絲,做成菜包內餡,當然,過年時候不能或缺的蘿蔔糕也是這時候廚房常見的料理;要是蘿蔔沒用完,過去會把它曬乾存放,等到在四月清明祭祖時再把蘿蔔乾拿出來使用,成為百搭的料理配角。

黃騰威觀察,阿嬤在拜拜時總會祈求風調雨順,家人出入平安,因為務農的阿嬤得看天吃飯,天氣好否關係著是否豐收、家人會不會餓肚子;我們現在會認為理所當然,肚子餓只要打開手機,點開外送平台,食物就會送到面前,「現在的世代離土地太遠,已經不懂得如何跟土地一起過生活,希望透過課程分享過往留下的經驗,前人會在不同季節善用什麼樣的米,做成不一樣的粿……」

講到台灣米食文化,會直覺想到閩南、客家兩個族群,但只要有種稻子的國家都會有米食文化。黃騰威分享,開幕一年左右收到很多東南亞朋友訊息:「原來台灣人也吃粿!我以為你們只有小籠包、滷肉飯跟珍珠奶茶……」於是雙口呂開始思考,有沒有可能介紹讓米食文化更國際化?因此,他們邀請居住在台灣的新住民朋友,把原本母國的米食料理端上桌,讓更多人有機會認識不同的米食文化。

與年輕朋友傳遞米食的美好

推廣米食文化這些年,黃騰威有次講座在過年期間舉辦,他帶自己炊的發糕到現場分享。一位來自高雄的媽媽帶著八歲女兒,講座結束後說:「這是我女兒人生中吃到的第一個發糕……」,當下令他十分衝擊,但,這件事其實正在發生。

這個世代的父母開始對祭祀拜拜越來越精簡,米製品開始少有機會出現在家中,所以下個世代的孩子要接觸這類的文化機會越來越少。黃騰威坦言,推廣米食文化,形象包裝很重要,要先讓人喜歡上這件事情,才有可能更進一步去認同它。

要引導年輕世代認識米食文化,他認為經營社群媒體是重要的溝通媒介,社群照片要能吸睛,不只漂亮還要能具有文化代表性;其次,年輕世代會重視自己吃下肚的是什麼,所以溝通做粿、吃粿時,不但要吃好也要吃巧,甚至使用有機友善的安心食材,更重要的是,要讓他們回家後,可運用巧思,用選擇自己喜歡食材來進行米食料理創作,如此,才能讓下一世代的孩子,有機會吃到傳統米食美好滋味,培養對食物的感動與尊重。

|延伸聆聽:灃食podcast|

三合院裡的米食傳承 / 雙口呂文化廚房 黃騰威

呷飽未!關於米食的那些事

在台灣,米食是傳統主食,
米不只能煮飯,還能做成各種加工製品,
米食文化更一路陪伴我們長大。
一起來看看,這些和米食有關的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