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許多人常說:「我是吃米飯長大的!」。稻米與台灣的關係密不可分,不但是傳統主食,從生態環境角度來看,多吃米食,也是遵守自然法則的做法。

然而,受到飲食習慣改變、對米食不了解等原因影響,國產稻米的年消耗量節節下降,越來越依賴進口。多年來投入米食相關領域研究的台灣大學食品科研究所教授陳時欣,試圖改變大家對於米食的誤解,並朝著以創新、多元的研發與推廣,讓土地和環境得以永續經營。

內文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從事米食研究的契因

一路在化學工程領域獲得博士學位的陳時欣,在清華讀大學時期熱衷於實驗課程與製程相關議題,卻在台大攻讀研究所時將研究主軸轉向艱澀的理論探究。進入大專院校在化工領域任教及研究10多年後,恰逢高教轉型期,在學而後知不足的動力下,於40歲時,重回校園,進入台大食科所攻讀第二個碩士學位。當時他已升等教授多年,深知隔行如隔山,彎下腰學習才是務本的作法,萬萬沒想到這開啟他另一條研究之路。取得食品碩士學位後,陳時欣仍利用假日留在台大團隊專研,在前輩的提攜下,開啟稻米加工的研究議題,獲得農委會(現今之農業部)科技計畫之支持,開啟升糖指數(glycemic index,GI)的研究,同時選擇以在地化的米食、澱粉作為研究主題,一路走來又是十幾年。

研究米食多年,陳時欣說,氣候溫暖潮濕的台灣非常適合稻作,而米也是唾手可得的日常傳統主食,可惜越習以為常的事越容易被人輕忽;根據統計,台灣每人每年食米量持續下降,反而麵粉需求不斷上漲,但台灣氣候並不適合小麥栽種,這也導致麵粉、小麥非常依賴進口,與減少碳足跡的世界趨勢不符。因此他希望在米食研究上提供國人更多飲食參考,透過推廣讓大家更認識米食。

台灣食米量減少的原因

國人食米量減少與飲食西化有關。陳時欣說,台灣並不大,加上對異國文化相當包容與接納,因此外來文化很容易被接受。以小麥製成的麵粉來說,台灣早期在美援時期,美國提供大量小麥,當時除少數戰後移民知道如何使用小麥外,多數台灣人對小麥非常陌生,政府因而成立穀研所開發麵粉相關製品,加上戰後移民的推廣影響,麵食開始融入台灣人生活,慢慢形塑成「台灣雖不產麵粉,卻吃很多麵粉製品」的特殊飲食現象。

陳時欣分析,傳統台灣米食多半須趁熱食用,這也是造成食米消費量下降的原因之一。繁忙工業社會,凡事都與時間賽跑。以早餐為例,傳統粥飯都是熱食,準備配菜也比較複雜,對上班族群而言是較費時、費工的飲食方式。反之,西式蛋糕、麵包等烘焙產品,方便、快速、即買即食、常溫可食、帶著就走的飲食方式,自然受到上班族的喜愛,導致傳統米食消費量減少。

根據統計,台灣稻米每年生產量約為130萬公噸,民國70年時國人每人每年食米消費量約為90公斤,民國111年下降至約38公斤。這是西式飲食文化盛行,提高了台灣小麥攝食量,造成台灣明明盛產稻米而糧食自給率卻僅有三成的窘境。

推廣米食遇到的困難

陳時欣坦言,因為精耕與高品質,台灣米比較貴,與其他國家相較,台灣因稻作成本越來越高,而失去在國際市場競爭力。此外,公糧政策與戰備考量,政府多年來實施補貼用以支持稻米種植,也衍生其他問題。雖然近年來政府開始減少收購米糧,同時推動「大糧倉計畫」,除了以米為主食作物外,還推廣種植其他雜糧,來降低對進口之依賴,提升國產雜糧自給率。但是,台灣氣候潮濕較不利於小麥植栽,所以種植面積也少,需求遠甚於生產,在物稀為貴的情況下,國產小麥單價比進口小麥高出許多。此外,小麥依種植季節分成春麥、冬麥,又有紅麥、白麥等不同麥種,在國外早已發展成一套系統。台灣農戶自有耕地面積都不大,且總耕地面積逐年縮減,雖然農業技術發展很好,但以台灣環境來說,能栽種的雜糧種類、數量其實很有限。

「台灣農業非常多元,有些東西賣不出去,並不純粹是因為單價高,而是量少,因此很難談到好價錢,容易被把持,這其實是農業發展要面對的問題。」陳時欣說,以米來說,全世界食用每一百公斤的米中,食用蓬萊米的只有二十公斤,但這二十公斤的蓬萊米有沒有可能發展變成精品,然後推廣到食用八十公斤在來米的地方?

為什麼台灣會以蓬萊米為大宗?

在台灣,常吃的米大多是蓬萊米(稉米),但仔細想,台灣傳統米食大多使用在來米跟糯米,這代表飲食文化有所轉變。地域及氣候上,台灣人一開始就不是主要食用蓬萊米的地區,陳時欣表示,蓬萊米適合種植在氣候較涼冷的地區,像是日本、韓國、中國東北等地,台灣炎熱潮濕氣候其實是不適合種植的。然而,日治時期,日本人希望將台灣擴展成日本的糧倉,可以有助解決當時日本糧食不足的問題,但日本人吃不慣臺灣較硬的秈米,因而引進日本稉稻在臺灣試種、改良,因此培育出新品種,再從台灣銷回日本。因為台灣素來被稱為蓬萊仙島,所以新品種米被稱為「蓬萊米」,本來的秈米就是「在來米」,此後,台灣人日常吃的白米飯,漸漸就從在來米轉變為蓬萊米,日積月累下,台灣米食文化習慣就被改變了。

把飯煮好吃的小技巧

台灣人很喜歡到日本旅行,也對日本的米飯讚譽有加,但是日本米真的比台灣米好嗎?陳時欣表示,台灣米品種多,而且不斷改良,他覺得現在台灣米和日本米已經沒有太多差異。有人說台灣米比較不好吃,他認為主要是因米產量過剩,有時會把舊米摻著新米一起販售,舊米比新米食味品質來得差,一起煮來吃當然感覺就沒那麼好吃了,新鮮的台灣米真的很好吃。

然而,米好不好吃,除了品質和新鮮度之外,煮飯方式及器具也很重要。陳時欣受農糧署委託,擬定學餐米飯烹煮SOP教學指引當中提到,要煮出好吃的米飯,煮飯時米與水比例要為1比1.0-1.1,但如果是舊米則水量要提高;煮飯時可加少許鹽提升米飯香氣,像是煮4個人要吃的,可以加1.2克的鹽;若要提升米飯光澤,可在煮飯時添加少許植物油,但若是煮好的飯要放置到隔夜才吃,如果加了沙拉油,容易產生油耗味,因此不建議添加油在隔夜後要吃的飯裡。

陳時欣說,台灣許多人習慣以方便、快速的電鍋煮飯,不到30分鐘就可完成;但日本則非常注重煮飯製程,例如會探究不同米種、水比例、浸泡時間及溫度等因素,而研發出專門煮飯的電子鍋,因此這些專門的電子鍋,雖然需要花費更多時間才能煮出好吃的米飯,但其實蘊藏了許多能夠讓飯變好吃的不同方式與精髓。這些器具也隨時代的進步而與時精進。

米穀粉可以取代麵粉嗎?

國人過於依賴進口麵粉製品,很容易將烘焙產品定義成就是麵粉做的,卻少有以米或米穀粉當基礎的烘焙產品。陳時欣說,西方烘焙產品盛行,主因是由於小麥為在地大宗作物,麵粉相對便宜,加上長期以來對如何使用麵粉有諸多經驗,無論是坊間麵包店還是家庭自製,產品都十分多元;但事實上,很多西式糕點、麵包或蛋糕等產品,其實,都可以用米穀粉全部或部份取代,尤其是低筋麵粉產品。「低筋麵粉可以做出的產品,米穀粉百分之百可以做到;而高筋麵粉能做的東西,米穀粉則可以部份取代。」米穀粉的烘焙產品,不但展現新風味與口感,更能促進國產米消費量,同時有助米食發展、提高糧食自給率。

不少人會疑惑,用米穀粉取代麵粉做出來的產品會好吃嗎?陳時欣指出,其實應該要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就是「不需要追求複製小麥產品的口感」,他舉例,麵粉和米穀粉的特性不同,就像蛋糕是低筋麵粉做出來的,若將原料改為米穀粉,其實產生的就不應該是傳統蛋糕,而會是全新產品,自然口感就不該相提並論;研究成果也發現,米的吸油性相對較少,因此米的烘焙產品含油量較低。使用米穀粉替代麵粉會使產品使用的油脂較少,自然也會減少油脂攝取量。近年來在政府與民間多方的推廣下,米穀粉已普遍的在市面上供應,相當容易取得,但是由於多數人對西式烘焙產品有既定刻板印象,傳統餐飲、烘焙科系的專業訓練,也還是以麵粉為大宗,加上麵粉的單價仍然較米穀粉低,所以要讓米製烘焙產品成為市場主流,恐怕仍需要一段時間的推廣。

米食推廣的努力方向

陳時欣觀察,台灣米品質雖好,但價格高不利出口競爭,因此如何提高米的附加價值值得深思。「便於使用的東西,自然會有人用,我們有沒有可能比照麵粉,將米變成米穀粉,減少磨粉的製程,讓原料變得更好運用,增加多元的推廣性,如果不做這件事,米的推廣會變困難……」

他認為新一代在推廣米食路上需要改變與創新:許多人開發很多菜單,卻忘記改變原料,「每天一定要吃飯嗎?能不能把碗粿當成主食?除了研究『米飯食譜』外,『如何吃米』的食譜也很重要!」;要如何「包裝」米,才能做出好的運用?以上這些問題,其實需要產業界、學術界與研究單位努力投入,當然也需要政府政策支持。近年來政府積極推動米食文化,以政策誘導並獎勵業者朝米食研發前進,例如摩斯米堡的「米餅」雖然是日本專利,但在農糧署政策引導下,利用台灣米製成的「米籽條」用來取代原來米堡的兩片「米餅」,就是一種創新與突破,並且將此技術賣回日本。在新時代利用新技術導入新思維開發出創新產品,才是讓米食文化走得更久更遠的不二法門。

陳時欣強調,在研發上,也不需要一直走在以「用米去模仿製成西式產品」的路上,因為西式產品是既有的,很自然就會陷入刻板印象來做比較,「雖說所有研究都從模仿開始,可是模仿完就要創新,這個才是重要的事情,如果今天有創新,就可以走出自己的路,延伸性自然就會多起來!」。

身在台灣吃台灣米

永續議題簡單來講就是扣合、連結在地飲食,這個地方產什麼就吃什麼,米是台灣主食,品種和產品多元,更可選擇生態友善的植栽,每個人也許無法一天三餐都吃米食,但是可盡量了解身體所需,適量攝取米飯,再搭配當季時令不同蔬果及蛋白質,其實,就算是吃米飯,想要維持理想體重與健康身體,真的不難。如前面說的,國人現今的稻米攝食量只有過去的一半,但是肥胖盛行率卻遠甚於過去,所以,將肥胖與米飯畫上關聯性,真的很無奈。

陳時欣說,西化飲食習慣衝擊中式飲食,雖然近年來強調在地飲食,但這並非要堅守固有的飲食習慣,反而可以思考如何將中式飲食注入不同飲食觀點,就像把稻米變身米榖粉,以各類食品融入消費者的飲食生活中,才能有效增加食米消費量,提升糧食自給率,以避免因為氣候變遷、戰爭、疫情等因素,而受制於人。「最後還是回到老話一句,現在國內許多糧食多半都是依賴進口,想要增加台灣的糧食自給率還是得要靠自己!」因此,陳時欣希望讓米食有更多元化的推廣方式,需要新世代激盪創意,接棒一起努力,更積極地吃出米食的美好,也讓土地環境永續經營齊頭並行。

關於米食的提問

提問一:吃糙米比白米健康?

以惜食、減碳立場來說,吃原型食物最好,加工越少越好,糙米就是不錯的選擇。然而,糙米是不是最營養?陳時欣笑說,其實糙米沒有比白米營養,而是糙米營養元素的「多元性」比白米多,實際上兩者吃到的澱粉量相當並沒有減少,只是糙米多吃到米糠中的纖維、微量元素等營養成分,「如果要補充纖維,也可以透過蔬菜來攝取,而且一般人在一碗飯中能吃到的米糠有限,還是應該以飲食多元來攝取各類營養素才是正確的!」

不同穀類含有微量元素不同,市面上出現了十穀米、二十穀米產品,許多人認為「我通通吃,那我通通都有!」他認為,對正常人來說,這樣吃沒什麼不行,但問題是,十穀米、二十穀米中有絕大多數的原料不見得是台灣生產的,所以必須靠進口,這樣符合永續的概念嗎?;再者,因為不同穀物烹煮條件不同,全部放在同個鍋子,煮出來怎麼會好吃?他舉例,如果因為挑食而欠缺一種營養,然後吃綜合維他命來補充,這樣的做法是否正確?其實本來是不需要吃這些的啊。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調整好自己飲食習慣,均衡攝取各類營養素,自然能夠有健康的身體素質。

提問二:吃澱粉會胖?

有人為減重、減脂刻意減少攝取或完全不吃澱粉,也有報導指出,澱粉其實並非造成肥胖的元兇,反而由於害怕澱粉而產生的偏差,會對身體造成不小傷害。而從血糖角度來看,有人減少米飯攝取,選擇以麵包、麵條增添飽足感,卻不知麵包的升糖指數其實都比米還要高!

陳時欣說,澱粉為提供身體能量主要來源,因為它比蛋白質或油脂還易消化,幾乎是提供能量來源的第一線,「如果一個人很瘦,不易消化的抗性澱粉,其實對他身體不好;但一個人的身材比較豐腴,吃一大堆容易消化的澱粉,只會增加他的負擔。」因此,他並不鼓勵採取不攝取澱粉的極端飲食達到瘦身目標,從長期來看,這對身體衝擊太大。他建議若想減重,可以減量澱粉主食的攝取,例如本來每餐吃兩碗飯,可以慢慢減成一碗,或以其他食材取代,但千萬不要不吃。

提問三:洗米水可以滋養肌膚、拿來洗菜?

米因為幾乎沒有過敏原,除了可用來加工做成無麩質產品給麩質過敏體質者食用外,甚至可以作為化妝粉底的基材。自古以來,大家都說洗米水可滋養肌膚,原因很簡單,洗米過程中,部分可溶於水的維生素、礦物質及澱粉會溶出在洗米水中,因此用洗米水洗臉,這些維生素、礦物質等可提供肌膚部分滋養成分,而澱粉則能吸附臉部油脂。但要注意的是,洗米水放久了可能有微生物、細菌增生等問題,真的不鼓勵用洗米水洗臉。

另外,有人將洗米水用於洗菜,覺得洗潔力很好,因為它有很多的活性成分,也就是抗氧化物質,可以把蔬菜裡不好的東西氧化掉,不過陳時欣也強調,考量洗米水中或許有其他不知道的成分,拿不好的東西去洗好的菜,可能一洗反而傷害。洗米水不管是洗臉或是洗蔬果,或多或少都跟過去水資源有限,先人所導引出來的一個惜福作法,時代不一樣,想法自然不同。

提問四:喝糙米粥可以顧腸胃?

米是基因簡單、蛋白質含量低的碳水化合物,具有高品質醣類和低過敏特性,確實很多人將米熬成粥顧腸胃,但若談到米的功效,與烹調有很大關係。

糙米熬成粥需長時間熬製,讓糙米米糠上的纖維多醣部分降解成纖維寡醣;再來,米蛋白雖然好,但約只佔米的百分之六而已,米蛋白經過長時間熬煮,從大分子變成小分子,逐漸裂解成胜肽而變有功效。然而,要想達到這樣功效,並非一般人想的煮一煮就可,而是必須剛剛好控制在一定的溫度與時間,甚至可能還要煮成看不到米形的米粥湯才行,可想而知,這絕對需要相當的經驗,不是單純煮一鍋粥就能夠達成的。

陳時欣提醒,當身體有異常徵狀,或許吃東西可以做為身體調節之用,但「生病一定要找醫生。食療只是生病前後調節身體用的,可別太相信吃什麼就能夠治好身體!」

呷飽未!關於米食的那些事

在台灣,米食是傳統主食,
米不只能煮飯,還能做成各種加工製品,
米食文化更一路陪伴我們長大。
一起來看看,這些和米食有關的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