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灃食舉辦親子食育營,引導孩子在唱跳間學習六大類食物的營養素跟常懷感恩之心;而家長跟著農夫老師陳崇正,細心的翻土播種,種下可食用的生菜與花卉,等著跟孩子一起觀察長成的過程。

用食物,搭起學校跟家庭教育的橋樑,讓飲食教育變得輕鬆簡單,也能成為餐桌上的親子話題!

⬆️芴植遇旺工作室負責人/棗稻田有機農場農職人/食農教育講師 陳崇正

選擇返鄉的契因

陳崇正的爺爺是農夫,在宜蘭員山種植竹筍,他回憶從幼稚園開始,每天凌晨三、四點就起床,提著手電筒幫忙照明,後面揹著小竹簍幫忙裝爺爺鏟好的筍子,「雖然那時還幫不了什麼忙,但也許從小耳濡目染,我從小就喜歡綠色植物,熱愛和植物一起成長,因此,不管求學階段,或是後來在三峽恩主公醫院上班時,都不間斷地種植各式植物,甚至以前在台北租房子時,還打造了一間溫室種蘭花……」。

但有一次,他看到爺爺使用農藥時,不慎將農藥滲透皮膚,從此爺爺身體每況愈下,讓他開始反思,如何從農夫角度,讓食物可以吃得更安心?從小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的陳崇正,選擇返鄉照顧年邁的兩老。返鄉後,因為朋友建議,他開始思考融合教學和農夫這兩件事,選擇進入宜蘭大學森林研究所,畢業後先到林業試驗所,再到棗稻田農場推行食農教育,在《食農教育法》通過後,他覺得這是一個可以發揮所長的契機點,因此創立工作室「芴植遇旺」,持續在農夫老師的路上前行。

翻轉中的農業

陳崇正說,常說的「士、農、工、商」,雖然農業排在第二位,但他剛開始回宜蘭時,卻深自覺得這個行業可能是最底層的,大家看農夫的角度也許從就是不喜歡讀書、或找不到工作才會去務農。不過,他在堅持有機種植這條路上努力的同時,也慢慢發現身邊有許多人,包括中央研究院研究員、或者是台大碩士為了守護這塊土地,希望下一代可以吃得更安心而一起在努力著;從另個角度來看,在棗稻田執行農村體驗課程時,實際接觸民眾後發現,大部分可能根本連是草還是菜都分不清楚,還是很多人對這方面有求知的渴望。

現在孩子生長背景與過去大不相同,陳崇正特別在自己有小孩後,體認到孩子能親近大自然環的機會較以往少了很多,他們可能出生就滑手機,會搜尋很多資訊,但卻沒有以前的乾淨水溝或是田邊溪流釣魚,也看不到水果摘來就可以吃的場景。因此,他認為現在開始推動食農教育是很重要的關鍵,不但可以傳承農夫精神,也讓大家更重視到,吃這件事情的重要性,「很多參加食農體驗的人也是老師,大家一起互相學習讓我發現,農業角色漸漸反轉中!」

把農場搬到食育營的教室裡

數位時代下的孩子為什麼需要食農教育?價值在哪裡?陳崇正分享,在台灣珍稀的土地上,食農教育重要的價值在於,「孩子有沒有真正觸碰這塊土地,是否曾經將腳實際踩在土壤上?如果未曾做過,那麼他們要如何感受到這塊土地?」。

於是,陳崇正把農場搬到了教室裡。從2022年開始,他與灃食教育基金會開始合作親子食育營隊,先後在嘉義、宜蘭、高雄、台中、台北等地執行活動,落實飲食教育在生活中,陳崇正負責帶著家長從種子、幼苗到植株去了解植物長大的歷程,傳授如何在自家陽台打造小小農場的秘訣,引導家長如何帶著孩子去開始接觸土壤、認識這塊土地上長成的每種作物。

陳崇正坦言,要把整個農場搬進教室其實滿有挑戰性,除了會有操作工具跟器材等限制外,也要思考如何呈現才能引起大家學習慾望。起初他擔心參加的學生來到這裡,可能會連土都不想碰,也許,一開始要讓他們願意去碰觸土壤,就可能會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認識自己吃的食物從何而來

但實際上在課程執行時,他驚喜地發現大部分來參加食農體驗的人,其實都願意嘗試動手實作。家長們雙手玩土,種下玉女番茄、紅裙、甜蘿蔓、夏堇等蔬果生菜,希望跟孩子們一起澆水照顧,觀察生長情況,等待收成後,在家庭餐桌上端出親手栽種的好味道,孩子也會好奇詢問:「耶,這顆種子會長出什麼樣的蔬菜啊?」

陳崇正談到,親子食育營的目的就是要讓家長認識自己吃的食物從何而來、如何來到餐桌上,再帶他們親手做,真切去撫摸土壤,最後讓家長學習在家裡可以用隨手可得的材料來種植蔬菜。他說,這樣的過程讓許多家長發現到,原來普通生也可以在家種植,而且困難度不高。自己種的生菜,加上優格或果醬,就可以做成沙拉、甜點,搭配簡單擺盤,普遍不愛吃蔬菜的孩子,因為看著一點一滴長大的這些作物,通常也會願意嘗試吃吃看。

陳崇正強調,「我們從一個萌芽點,藉由一些器具,引起他們的慾望。現在他們會自己種植和收成,也了解這件事情並不複雜與困難,漸漸地,農夫的種植精神自然就會被慢慢傳承,除了增加親子間互動外,也可從中了解基本飲食與健康的關係。」

什麼植物最難種?

外形漂亮且果實甘甜的玉女番茄,是很多民眾最想種植的植物首選之一。但陳崇正說,大家以為番茄好種,又多次收成,還會一串一串很快接著長出來。可是當親自去種時,卻都會反應果實通常在綠轉橘紅色時,整株番茄就會死掉,因此連第一次果實都尚未收成,又或者熟成第一次後,之後就再也無法結果。

水果類雖然是民眾最想種的類別,但實際上,水果不論使用有機或慣行農業方法,其實都有它的難度存在。他分享當初引進種植日本哈密瓜品種阿露斯(綠肉)的經驗,「一顆阿露斯種子就要五十塊,到底能不能結出哈密瓜也不知道。第一年我們種了一千顆種子,可是最後卻收成不到一百顆…..阿露斯的果實很好看,很像動畫《航海王》的惡魔果實,但當他有裂痕時(俗稱血絲),就是在分泌糖蜜,當血絲出現後開始要結果,但偏偏這時候植株因為生病而枯萎。一直到第三年的反覆嘗試才終於成功,其實不是技術進步,應該是說經過三年,土壤養成越來越好,讓哈密瓜的存活性提高到了百分之六十!」

如果想開始嘗試種植,他建議先評估環境,再去選擇適合種植的植物,剛好符合「適地適種」的職人精神。例如一般家庭的窗台,可能會採光不佳,又或者是可能採光很好,但能提供的土壤有所限制等因素;陳崇正說,可用棉麻繩吊起花盆,種植食用花或生菜沙拉用的萵苣、蘿蔓等,只要略略改良土壤的吸水性與排水性,加上一些有機肥料就是不錯的種植環境。此外,他也特別提醒,一開始要選擇容易收成的,有了成就感,才會繼續有興趣種植下去,因此可以鎖定像是苜蓿芽等芽菜類的蔬菜來種。

對未來的食農推廣夢想

2023年,陳崇正與棗稻田志同道合的同事一起成立「芴植遇旺」工作室,談及未來夢想及目標,第一階段先設定跑遍台灣319個鄉鎮推廣,觀察各地所在的「適地」,實際接近當地風土,了解不同地方的人如何種植,也可以分享和交流有機農業的推廣心得,這是當初成立工作室的初衷。

而這兩年正風火的《食農教育法》,他目前積極參與相關課程,希望能成為第一批擁有正式資格的師資,將過去的經驗帶到全台灣,去推廣「民以食為天」的概念,帶領民眾親近土地、認識食物,然後,好好吃飯,實踐他對台灣這片土地的熱愛。

他說,自己會要求孩子要分享每天吃到的東西,鼓勵孩子說出自己到底吃了什麼,但他卻發現這件事一開始並不容易;有時候跟孩子分享今天所吃的青菜,孩子可能只會說:「這苦苦的,我不愛吃!」不過他也有妙方,譬如在自己栽種的生菜中加入優格,孩子通常會覺得這種菜其實很好吃,「只要孩子覺得好吃、喜歡吃、或是從來沒見過漂亮的、特別的青菜種類,那他通常就會記得。只要進入記憶後,好像慢慢會開始跟你分享『對了,我今天吃到了什麼』,甚至,還會問我說,我們可以自己種嗎?」

這也是陳崇正成立工作室之後,想透過走遍全台灣傳承延續的農職人精神,「我相信這樣會讓大家更加關注土地、關心吃的東西的概念,會在大家的努力之下,隨著新的世代來臨,一點一滴地慢慢成形。」

延伸觀看|飲食玩起來!灃食親子食育營@嘉義市崇文國小

為蔬果發聲!好好吃菜,菜好好吃

本期從植物出發,傳遞植物的得來不易,以謙卑態度傾聽植物的聲音,重新找回自然法則,更加去善待,我們生長的這片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