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為什麼我們談的「愛動物」, 常常只限於「寵物」和「野生動物」?人類本來就是肉食性動物嗎?我們該如何看待這世界,以及我們與動物之間的關係?

你曾經收養過浪貓浪狗嗎?喜歡動物園那些可愛的小動物嗎?到農場應該看過乳牛吧!相信大家都愛動物、不希望牠們受到傷害,但大多數人已經習慣於以特定方式看待動物,把家裡的貓狗當作家人一樣的愛護,卻無法將同樣的愛連結到豬牛雞,刻意斷開平常吃的肉品與眼前這些活生生的動物的連結。這是為什麼呢?為什麼我們愛動物,但在回歸到自己的飲食選擇時,卻在吃其他的動物?

 這一期的蔬食季刊,我們探討的主軸是「動物權」。

2020年,以電影《小丑》獲得奧斯卡獎最佳男主角的瓦昆‧菲尼克斯(Joaquin Rafael Phoenix)在上台領獎時提到,拍電影有個好處,就是能幫助無法發聲的人去發聲。他的獲獎感言,正是替動物而發聲:

我覺得,我們已與大自然脫節,我們之中有很多人都有過於自負的世界觀,我們視自己為宇宙的主宰,我們掠奪大自然的資源,我們認為一頭母牛進行人工受精是恰當的,在牠生產時取走牠的孩子,即使我們能在牠眼裡看見苦痛。再者,我們更將原本要哺育牛寶寶的奶加在咖啡和麥片中。我們害怕改變自我,因為那代表我們必須犧牲、放棄某些事物。然而人類最大的天賦是創造和革新,我們應當開創並實踐,對所有生物及環境都有益的變革。

瓦昆‧菲尼克斯(Joaquin Rafael Phoenix)

你永遠不會再以同樣的方式看待你的生活

Ed Winters (以下簡稱ED)是一位蔬食教育家、公眾演說家和內容創作者,2016 年創立動物權利組織Surge。他在2018年的演講你永遠不會再以同樣的方式看待你的生活(You Will Never Look at Your Life in the Same Way Again)中,分享曾吃過21年肉的他,為什麼選擇轉為一位蔬食主義者的過程。以下,我們透過這場演說,一步步藉由問題的引導,促使向自己長久以來既定的生活方式提出詰問,並找尋內心的答案。

我的味蕾享受,比動物的生命重要嗎?

與多數人一樣,ED 穿過由皮革、羊毛、絲、羽絨製成的衣服;也可能從未考慮到洗髮精、沐浴乳這類美妝產品是否做過動物實驗;非常喜歡去動物園觀賞動物們所帶來的各種樂趣。也就是說,他會有蔬食主義這樣的觀念,並非在成長過程中被灌輸,或是藉由教育所學習到的。

我們不難發現,獨特風格的Youtuber及創新的蔬食店家越來越多,而且多數是有理念的年輕人。當問到他們為什麼想做蔬食?主因往往是:不想殺動物,除了飲食之外,也拒絕所有與動物性成分與實驗的相關產品。但是,要改變從小到大習以為常的生活習慣,往往,都是從一個強而有力的事件所觸發。

ED 的轉變,來自一次他與朋友TIM的對話:

ED:「TIM,披薩上面應該來點培根!」
TIM:「不!」
ED:「為什麼?為何有人會不想在披薩上加培根?」
TIM:「我不認為動物該為了成為披薩的餡料而死。」

過去,他沒有一次真正去想過,為什麼自己要吃動物?也從未真正去思考,為什麼有人不吃動物?「吃動物」這個概念如此平常,自然和必需,而這也是他過去每天吃肉的原因。

那麼,為什麼他會選擇成為蔬食者?

某次,他在新聞上,看到一輛載滿約七千隻雞的卡車,在曼徹斯特遭撞毀的事故,數百隻動物在撞擊中喪生,最令他不安的是,現場還有數百隻雞存活,但他們大都因為撞擊而支離破碎,有的斷了骨頭,有的斷了翅膀……看著這些動物活生生承受著折磨與疼痛的畫面,再反觀家裡冰箱的炸雞、雞胸肉,這是多麼的諷刺?他不斷的反問自己……「因為自己要吃雞肉,所以牠們才會在卡車上。我的味蕾享受,比這些動物的生命重要嗎?」。此刻起,他選擇去改變固有的生活方式及飲食習慣,成為一位全蔬食者。

貨架上的肉品 曾是活生生的動物

你是否曾看見,肉類成為餐桌上食物之前的處理畫面,而讓你當下失去胃口的經驗?如果看見動物被屠殺,我們往往不會感到饑餓,油然而生的反而是憤怒、傷心、沮喪等相反的情緒;許多爸媽帶孩子去採蘋果、逛農場、看小動物,卻不會選擇踏入屠宰場,深怕看到讓自己驚嚇的畫面。不過,殺生這件事情,會因為看不到,就變正當了嗎?

在超市看到標示「自由放牧」的盒裝蛋時,我們會將「自由」的概念與盒上標籤連結起來,我們會想:「這些雞應該每天過著自由自在的生活吧!」。但事實卻是,這些被冠上「自由」養殖的雞蛋,其實是來自孵化場,會將剛出生的小公雞以毒氣殺死或直接碾碎;雌性小雞會被切斷嘴喙,然後被放入一個無法活動的穀倉中;許多雞一直到死亡的那天,從未看過陽光或呼吸過新鮮的空氣。雖然說的是自由放牧,但大多數是沒有自由的。

接著,我們思考一下,牛奶包裝上常看到的「快樂牛」。和許多農場動物一樣,很多乳牛終其一生都活在陰暗又狹窄的牛舍中,幾乎沒有踏上自由草皮的機會。牠們被強制授精,在剛生下小牛寶寶時,就被迫與自己的孩子分開,產出的牛乳也被剝削。而當他們乳汁耗盡,也就是生命終結的時候,許多農場主人會把年老無法再分泌乳汁的牛賣到屠宰場,奪取他們的生命最後一刻。

「人道」真的存在嗎?

 以「人道」的方式宰殺動物,是可以接受且合乎道德的?但是換個角度想,不管用哪一種「人道」方式,牠們最後都將被宰殺,每天瀰漫在不知何時要被殺害的恐懼中,或者是聽到同伴們遭到宰殺時的哀嚎痛哭聲,牠們真的會開心嗎?我們該如何以「人道」的方式取走一隻並不想死的生命?「人道」這件事真的存在嗎?

即使我們能在環境、經濟上提供我們所消費的所有動物,生活在寬闊、自由的環境中,而且不去殘害與強迫牠們,但最後,我們依然會將牠們送去屠宰場,結束牠們的性命成為市場上的商品。而每隻動物,並不會關心牠們的血肉在超市的包裝上,到底是被貼上了「有機」、「草飼」或者「高動物福利」這類的標籤,標籤並沒有保護動物,卻可能只是為了促使消費者在購買產品時,得以減輕良知上的負擔。

培養不同的生命觀:所有的生命都應該被尊重

回到一開始的提問:「為什麼我們愛貓愛狗,卻吃豬牛雞?」如果你認為把貓、狗當食物而奪取牠們的性命是應該被禁止的;反過來將貓、狗送進屠宰場,然後用殺其他動物的相同方式來宰殺牠們,這會變得道德嗎?如果不會,當我們以同樣的方法來宰殺我們所吃的動物,又怎麼會是道德的呢?

相信許多父母都不會希望,孩子有傷害動物的行為。ED 帶領我們進入一個想像的世界:這世界上初生的每一個孩子,被教導「所有的生命都是珍貴的」,所有生命的尊嚴都應該以尊重對待,應該擁有為自己而活的基本權利;尊重一隻雞、鴨、鵝、豬、牛、羊的生命,如同尊重家裡備受疼愛的貓、狗小孩;而即使海洋中的魚看來如此的渺小,但每條魚的生命仍值得被珍惜;我們應該理解到,所有動物的生命是屬於牠自己的,人類不應該強加痛苦與剝削。

如果從小灌輸孩子這樣的教育理念,他們長大後,對於生命觀念就會有所不同,不會因為某些理由去傷害、壓迫他人,同時成長為,懂得尊重並珍惜每一個生命的個體。

不吃動物,我們必須犧牲、放棄某些事物?

選擇蔬食主義的限制及犧牲會太多嗎?做為一個純蔬食者,仍然可以吃著過去所愛、所追求的食物,且完全沒有動物受到傷害。

過去,我們大多只喝過一種奶:就是牛奶,但現在有多種植物奶可選擇;接觸蔬食飲食後,才發現其實蔬食者所使用的料理食材十分多元,不斷創造出新的料理體驗,探索過去從未嘗試過的食材搭配滋味;每人生活所需的營養,都能從植物性飲食中獲得。根本上來說,代表對動物的剝削與利用,其實是沒有必要的,我們可以同時作到,不但不傷害動物,而能同時健康地生存下來。

ED 舉例,地球上幾種體型最大、最強壯的陸生動物:像是大象、犀牛、河馬等都有一個共通點:牠們都是植食性(Herbivore)的動物。猩猩與人類有98%的基因相似,牠們的消化道幾乎與人類一模一樣,除了偶爾會吃一些昆蟲,牠們也是植食性動物

我們不需要吃肉或是其他動物產品,也能強壯又健康。有一句話常說「人吃(牛)肉,壯如牛」,但我們卻忘了,牛是吃草的,我們不需要靠吃動物來變得強壯。每次消費,都是在對不同的世界投票:動物仍繼續被濫用虐待的世界/動物不再被虐待的世界,每個時刻都是我們選擇的機會,只要你願意,也可透過每天的消費選擇來改變/改善世界。

〈參考資料〉

  1. Earthling Ed|You Will Never Look at Your Life in the Same Way Again | Eye-Opening Speech 
  2. Joaquin Phoenix wins Best Actor|Olivia Colman presents Joaquin Phoenix with the Oscar for Best Actor for his performance in “Joker” at the 92nd Oscars in 2020.

在互相依存的世界裡,我們都是有知覺的生命

《灃食・客》蔬食季刊,本期以動物保護為主軸,探索人類、動物與飲食間的關係。動物與人類一樣,擁有情感、認知能力,但每年有數以萬計的動物因人類消費被宰殺,在一個以消費者為主導的社會,意味作為消費者的我們,是有能力可以結束大規模的動物痛苦。動物有生存的權利,並且與我們一同生活在這個社會,但,絕對不是只為了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