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愛因斯坦有句名言:「什麼叫瘋子,就是重複做同樣的事情還期待會出現不同的結果。」
而這句話也是Wave Jaffa 創辦人波阿斯(Boaz)最喜歡的一句話。

20多歲就在美國創立電腦公司,雖然僅有國小文憑,但他的內心深處充滿著夢想家精神。因為一次機緣,開啟以色列流浪之旅,在一次次走訪中,逐漸愛上這個充滿「奇蹟」的國度,也因為對以色列的熱愛,在台灣創立許多推廣以色列文化品牌,更搭起藝術橋樑,嘗試將以色列藝術家藝術品介紹給台灣人,透過藝術與當地建立深厚連結。不過,他腦中的藍圖不僅如此,2021年,即便遇上疫情,又再次義無反顧跨行到完全陌生的領域,在台北市信義區開了間充滿特拉維夫風情的以色列餐廳「Wave Jaffa」,持續投入以色列飲食文化交流,讓民眾認識從原汁原味搬過來的細節,試圖改變大家對以色列的刻板印象,讓異國漣漪慢慢擴散…..

全文圖片來源|波阿斯 Boaz

與以色列結緣

原本從事電腦業的波阿斯,卻在2021年開起餐廳,談到兩年前開餐廳的過程,至今仍感是奇蹟。二十歲出頭就在美國創業,也因工作關係頻繁出國,但卻很少有屬於自己的放鬆旅行,直到有一次,他來到以色列拜訪經銷商,當時有個念頭油然而生,何不乾脆趁機放自己個長假,好好感受這個國家,於是他選擇租了一間簡單卻又有點破爛的民宿,開啟首次以色列流浪之旅。

為什麼對以色列情有獨鍾?他靦腆笑說:「其實,講不出個具體的所以然,可能是因為國家氛圍、也可能是人與土地連結一起的感覺吧,唯一可以簡單表達的就是,從它身上,我好像發現,自己都還不認識自己生長的地方?反而對自己更有興趣了,這,也算是一種奇蹟吧?」。

一次住上一兩個月、每次就只帶上一個登機箱,除了先找好住的地方,基本上只要護照、手機、錢包還在,其它都無所謂,他就這樣如同流浪者般地開始接地氣的旅行模式,來來回回超過二十多次,一次比一次更加喜歡以色列。

一般人對以色列總有著烽火連天,充滿危險的刻板印象。他說,在還沒去以色列前,他也帶著如此印象,但去後發現,以色列跟媒體報導不太一樣。他觀察,地中海一帶人民,大家生活的很Chill、很藝文,常會看到許多人帶孩子與寵物共享大自然,這都是他喜歡的感覺。

以色列所帶給他的

波阿斯在2020年出版以猶未盡》一書,娓娓道出與以色列邂逅的故事,以及在旅途中的自我省思。他的朋友最常跟他說的就是「你真的很以色列耶」,「想到以色列立刻就會想到你」之類的話,但其實他想表達的,並不是他為以色列做了什麼,反而是以色列給了他許多,他只是把這幾年,以旅行者的角色,把遊歷以色列這塊土地後,他所發掘到的秘密,分享給還不認識的朋友們。

原本不會攝影,但透過旅行時隨意的走動拍攝,竟從自己拍攝照片中,感受到對以色列這片土地的情感、溫度、同時,也倒影出自己。波阿斯從小不太會唸書、也不太有自信、甚至不太說話的他,總是覺得自己不完美,但因為以色列,他深刻體認到,原來生命中的不完美,它可以讓人自在。

以猶未盡》書中有段描述他在以色列認識一位藝術家Nilly,她用「白水泥」包覆死海的「鹽」所做出一系列碗碟型擺件,那些擺件在白水泥不平整表面下,遍佈裂痕與坑洞,邊角露出黑色的死海鹽。藝術家僅使用兩種素材來限制自己,想不到在限制中,反而創造出無限可能。此外,因為死海鹽黑色不美觀,又凹凸不平,好比每個人都有許多不完美之處,因此再用白水泥混搭後,就會產生出不同的美感,遠看時成為藝術品,近看時的不完美又那麼可愛,值得以微笑來看待。

Wave的誕生:整個宇宙都在幫助你

其實,開餐廳前,他已在台灣推廣了五年以色列。他想,是不是要來開以色列餐廳?在還沒有找到廚師、店長情況下,他竟然先選好了點,然後花了三、四個月時間,先把腦海中充滿特拉維夫感的店面裝修好,之後才在網路上找到廚師及員工。

朋友都說這很大膽,但他說「我就是抱持著以色列的夢想家精神,以色列做事有時就是會這樣!」但沒想到準備就緒後,2021年五月開幕時卻遇到疫情,當時全面禁止內用,他的確動過放棄的念頭,但也反問自己「如果八十多歲躺在床上,回想一生中哪件事情沒有做會後悔,就算那件事情是失敗的,我想就是開餐廳了!」也就是這樣的轉念,讓他決定繼續經營下去。

他說,也許以色列的神幫助他,讓奇蹟出現,但這個奇蹟並非像中樂透那種,而是當想做一件事時,整個宇宙都會一起幫助你,這樣的意念對他來說很重要。他坦言,很多時候做事情,可能一下子就膩了,但推廣以色列,他卻願意發自內心地花費時間跟心力,還持續很久,到現在波阿斯談到以色列,眼睛還是發亮,「私底下的我,其實懶懶的,對事情興趣缺缺,但回頭看Wave的誕生,我覺得一切都是值得而且開心……」。

特拉維夫式的飲食環境

雅法(Jaffa)是以色列最古老的港口城市之一,1949年與位在北側的特拉維夫合併成為特拉維夫-雅法市,是波阿斯喜歡放空、欣賞藝術品,並跟人交流的地方。

他說,這間Wave Jaffa 餐廳的空間,希望讓大家體驗特拉維夫雅法風情,所以走進餐廳,可以觀察空間設計營造的氛圍,充滿又藝術又文青的感覺,用餐時,會感覺自己就彷彿置身在以色列雅法這座城市。

Wave Jaffa很常更換前庭雨遮的裝飾,去營造多元特拉維夫雅法的地中海風情,大門邊有個讓人會誤以為是理髮店的「旋轉燈」,波阿斯解釋,以色列猶太人無論是城門口、家門口甚至是猶太人經營的旅館門口,都會放一個門框經文匣Mezuzah)店門口的旋轉燈就是模擬門框經文匣,以幽默方式呈現以色列特殊的文化。

走入餐廳內,廚房跟座位區都採取開放式設計,明亮乾淨,也可以看見備餐完整過程。空間充滿在台灣難得見到的以色列復古海報,每幅都是1900-1960年間,以色列食品,文化,節日的宣傳海報。牆面上有段說明很幽默:「我們是在台北的一間餐廳,專注在以色列的文化,我們服務完全不同的族群,包括國稅局。」他說這段文字是歡迎不同族群,不論想認識以色列,或是想要認識異國美食的人,都可以來這裡體驗,希望更多包容與愛,同理與我們不同的人們。

有趣的是,廁所外會看到「Rega」的手勢圖案。Rega 在希伯來文中代表的是「片刻」意思,猶太人用這樣的手勢,表達自己需要一點時間和空間。這手勢在以色列,白話就是「等一下」!所以, 如果在以色列旅遊看到以色列人很急的話,就可以比這個手勢,請他不要急,先稍等一下。

以色列鄰家美食:鷹嘴豆泥

鷹嘴豆泥、油炸鷹嘴豆泥丸都是以色列常見的街頭傳統小吃。波阿斯說,一個鷹嘴豆泥好不好吃,其實每個人有自己的見解,但對他來說,濃郁感要夠,還要夠綿密,處理時間大概需要12到14個小時,雖然是簡單的食物,但要處理好鷹嘴豆泥,其實並不容易。

波阿斯示範以色列最經典的日常料理鷹嘴豆泥加入以色列白芝麻醬(tahini),外圈再淋上希臘進口初榨橄欖油,入口非常濃郁清爽香味,搭配口袋餅(Pita)一口咬下,瞬間讓人就穿越空間來到以色列!

法拉費(Falafel)是油炸鷹嘴豆泥丸與鷹嘴豆泥相同,都由鷹嘴豆製作而成,但經過不同製作烹調法做出不同兩種口感與味道,又稱「中東蔬菜球」。把鷹嘴豆加上各式調味料揉製成球狀後,下鍋油炸至外層酥脆,最後再淋上靈魂醬汁完成出餐,非常有異國風味,更是適合蔬食者食用的菜色。

2023年五月,WAVE JAFFA也推出全新菜色「鷹嘴豆麵線」 ,將代表台灣鄉土的麵線融入以色列食材鷹嘴豆,再佐以色列白芝麻醬特調成美味醬料,完美結合兩地的食物,讓這道菜呈現出一種友誼互補的美好。

以色列國民飲品:檸檬娜娜(Lemon Nana)

地中海區氣候適合藥草生長,薄荷就是當地常見調味料,家家戶戶幾乎都會種自己的薄荷,隨手拈一點薄荷,加在家常料理或是飲料中,就是地中海的日常。

Lemon 是檸檬,Nana 指的是薄荷葉,合在一起就是道地的以色列薄荷檸檬 。檸檬娜娜與一般檸檬汁不一樣的地方,就是用到大量新鮮薄荷調味,酸甜但不失清爽,又有降火解膩功能。

以色列節慶與飲食文化

1.住棚節(Sukkot)
住棚節是一個為期七天的節期,也是當代以色列的國定假日。猶太人會在家裡陽台、庭院或空地上搭建棚子(Sukkah),於其中用餐及會客,紀念當年曠野漂流的出埃及記。在這歡樂的日子裡,許多豐收的穀物,或是田裡勞碌得來的收成都能夠好好收藏起來,所以又稱「收藏節」。

2.光明節(Hanukkah)
又稱為「燭光節」是一段關於反敗為勝、燃燒不盡的燈油故事,也因為這個奇蹟,使光明節成為了一連八天的節日。光明節會點燃蠟燭,唱光明節歌曲,吃油炸食品及乳類,玩陀螺,分發光明節金幣。傳統一定要吃的特定食品就是油炸馬鈴薯絲餅,食用油炸品是為使人聯想起當初發生的奇蹟。

3.逾越節(Passover)
每年這個節日,猶太人會與家人與朋友一起吃頓充滿象徵意義的晚飯,透過隆重的儀式慶祝以色列人從古埃及的奴隸制度中重獲自由,並一代一代重述這個故事,把歴史和傳統相傳下去。

逾越節有另一項重要傳統,就是除酵。當年猶太人匆忙逃離埃及時,沒有時間烘烤發酵的麵包,只能吃無味的無酵餅。此後,逾越節期間,不可吃有酵之物就成了傳統,凡有酵食物都要燒掉或移出家中,節日期間各超市賣場也會暫停販售任何含有酵的產品(如麵包、餅乾、啤酒等),因此又稱為「除酵節」。

潔淨食物(Kosher)

根據調查,有5%的以色列人奉行純素生活方式(vegan),也是世界排名第三的素食者首選國家。這是為什麼呢?

波阿斯說,以色列算是多元文化國度,由於猶太人四散各地,1948年復國後,才慢慢返回以色列,有從葉門、歐洲、俄國,非洲各地來的人,因此造就了多元飲食文化。若談到猶太人宗教的話,不可避免的就要提到以色列很特殊飲食限制,所以潔淨食物(Kosher)」,與當地的蔬食發展也有關聯。

他解釋,Kosher很尊重土地,土地運用七年後一定要休耕一年,植物跟植物間也要保持一定距離。飲食有很多規範,例如不能吃海中沒有鱗的動物,像鰻魚,或者像是有蹄的豬肉、有殼的蝦子、螃蟹也不能吃。此外,對敬虔的猶太人來說,只會去有拉比(牧師)認證的kosher餐廳吃飯,有些連動物吃的東西,也要以Koshe的方式進行。

也許是由於虔誠的猶太人會吃Kosher食物,以色列人也習慣吃炸豆子餅和鷹嘴豆泥、而隨著農業技術的發展,以色列人在惡劣的沙漠氣侯下,仍能種植出高品質的蔬果等原因,在當地,蔬食逐漸形成一種大眾都能接受的飲食文化。

WAVE 溫柔的漣漪

「Wave」是否有什麼含義?波阿斯說,其實是有的。

位於以色列北邊的加利利海(Sea of Galilee),讓人感覺寧靜,也有許多自然景觀。有次他獨自坐著發呆,因為無聊拿石頭往湖裡一丟,於是產生陣陣漣漪,這畫面吸引了他,也不知道為什麼,只要在此安靜下來,情感就變得細膩。而眼前溫柔且寧靜的漣漪,顛覆了大眾對以色列的印象「大風大浪」、「戰爭不斷」。

當下,他希望將這份深刻的感受帶回台北:「有時我在想,其實會不會我還在第一次的以色列流浪旅程中?這間餐廳就是我在以色列背包客旅程中,從想法蛻變為實現的想法,這樣的一間以色列餐廳經營起來雖然很累,但我很用心、讓過程變得有趣,始終秉持著初心,就是希望能重現我在以色列感受到的漣漪,也歡迎大家一起來感受,讓這份漣漪,能在台北持續擴散下去。」

跨文化的永續饗宴

2012年開始Vegan的搜尋量首次超越Vegetarian,全球蔬食友善城市排名有哪些?上百種的韓國小菜,隱藏著什麼獨特的意涵?什麼樣的文化背景,造就了印度高比例的的蔬食人口?了解印度飲食文化必談的「辛香料」與飲食及健康的連結是?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