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快問快答調理複合

紅糖、黑糖及焦糖是哪裡不一樣呢?

紅糖與黑糖均為尚未成精製白糖的粗製糖,商業上依其外觀色澤取名,其實它們的主要成分都是蔗糖(sucrose)。台灣蔗糖原料來自於甘蔗,甘蔗在榨汁後可以得到甘蔗汁,進一步沈澱澄清、濃縮到一定濃度以上時,濃縮液中會含有「結晶形態不一的糖」與「黑褐黏稠無法結晶的糖蜜」,若不特別將固態結晶糖與液態糖蜜分離,而將這種糖進一步乾燥就會形成紅糖或黑糖。黑糖與紅糖本質上是同樣的產品,但因為糖在濃縮、乾燥過程需要加溫,因此會產生梅納反應使得糖的顏色開始變深,若顏色較淺呈現紅色的外觀,會稱為紅糖,若顏色較深呈現深咖啡色則會稱為黑糖,由於黑糖與紅糖較為粗製,保有糖蜜成分,因此礦物質含量較高,也賦予黑糖與紅糖有不同的風味。若將已結晶的「糖種」加入濃縮糖液中,會使可結晶的糖吸附於糖種上,這樣再進行分蜜的加工步驟,將「糖蜜」分離,就可以得到常見的二號砂糖。 至於焦糖(caramel),其製程與黑糖、紅糖完全不同,一般市售的焦糖會用精製的砂糖,再以高溫處理,像是烤箱、噴槍等等,使得糖分子產生部分焦糖化反應,而得可供調色或調香的材料。其實完全焦糖化時,蔗糖分子會因受熱脫水,發生分解後又聚合而產生黑褐色物質,此物質本質上…
Read More
快問快答調理複合

辛香料從植物的哪個部位來的呢?

辛香料大多產於熱帶、亞熱帶地區,具有特殊的風味與口感,因此常用於入菜時,以增添料理的香味,而辛香料的來源涵蓋植物的各種部位: 果實、豆莢與種子:八角來自於乾果,是將新鮮八角果實採摘下來之後乾燥而成。胡椒,是來自果實與種子,若將胡椒藤的未成熟果實連同果皮一起乾燥即得黑胡椒,如果是成熟果實去除果皮,僅乾燥內層的種子,則會製成白胡椒,花椒,亦是植物的果實所乾燥製成。香草則是香莢蘭的果莢乾燥後,取出內部種子製成。 花蕊:西班牙燉飯常用的番紅花,來自番紅花雌蕊的柱頭,相似的還有桂花,來自桂花的乾花蕊 葉子:九層塔、香椿、香茅,一般是摘取其葉子,並伴隨些許莖部入菜,有些會進一步的乾燥,如:月桂葉。 樹皮:西式點心中,蘋果派及吉拿棒常用的辛香料肉桂,是來自肉桂樹的樹皮,去除最外層的樹皮,取下內層的樹皮並風乾幾天後,即可磨粉食用。 莖、塊莖、根莖、鱗莖:大蒜則為植物的鱗莖,若長出上方細長的花莖則是蒜苔。薑屬於根莖,若是栽種4個月的稱為嫩薑,栽種至6個月,呈現半成熟的薑稱為粉薑,若栽種滿10個月,完全成熟的則是老薑。
Read More
快問快答調理複合

辛香料的辣感有哪些特性?

辛辣感(pungency),其實是由三種感官方式所構成的,分別是熱辣感、刺激性辣感與麻感。然而,辣椒、胡椒等辛香料中具有非常多的化合物,分別刺激這些感官而構成辛辣味。以辣椒為例,辣椒主要的辣味來自於辣椒素(capsaicin),這是一種不太溶於水的長碳鏈物質,會刺激舌頭上溫度感知的受體(TRPV1),這受體原先需要在43度以上才會引發神經衝動而產生「熱感」,而辣椒素刺激了這個受體,就讓我們吃辣椒時會產生強烈的熱辣感。 胡椒的辛辣成分主要是胡椒鹼(perperine),與辣椒素一樣會刺激受體產生熱辣感,但刺激神經衝動的程度較低,因此熱辣感較為輕微。吃辣喝冰水可以短暫減緩辣感,是因為「冰」抑制了這個受體的神經衝動進一步減少熱辣感,但辣椒素水溶解度低,因此還會繼續存在舌頭上持續刺激受體,快速地恢復,延續熱辣感。 辛香料中若含有一些具有揮發性的硫化物,像是大蒜、洋蔥的蒜素等,會產生眼睛與鼻子的刺激感,而這些揮發性硫化物在烹煮過程中會揮發,也會因受熱而被破壞,因此生蒜、生洋蔥具有特殊的辛辣味,但煮熟後味道會大幅改變。除了熱辣感與刺激性辣感以外,麻感也是有代表的辛香料,如:花椒所賦予的特殊口感。花…
Read More
快問快答調理複合

果糖是怎麼做的,有哪些應用?

現在大家常說的果糖,其實是高果糖糖漿(high fructose syrup, HFS)的簡稱,並非化學結構的「果糖」(fructose) 高果糖糖漿,是以玉米、樹薯等澱粉來源而製作,這些澱粉先經過澱粉酶等酵素處理,將長鏈的澱粉處理成葡萄糖,再利用異構酶,將葡萄糖的結構轉化成果糖,因此高果糖糖漿又常被稱為玉米轉化糖漿。依據食品工業的需求,常見的高果糖糖漿規格有三種,分別是HFS42、HFS55與HFS90,分別含有42%、55%與90%的果糖,其他則含有些許的葡萄糖與寡醣,由於高果糖糖漿具有高水溶解度、不結晶性等特性,且高果糖糖漿的調配規格,其甜度與蔗糖相似,因此大量運用在食品工業,其中HFS42則較常使用在烘焙食品、糕點中、HFS55常運用在碳酸飲料及許多飲品。 然而,在近年來的研究中發現,果糖的攝取量與高三酸甘油脂血症、高尿酸血症、肥胖及糖尿病有相關性,因此對於添加果糖的飲料及製品,要注意攝取量,這樣才能健康享受甜蜜滋味!  
Read More
快問快答調理複合

七味粉是由哪些辛香料製成的呢?

七味粉,是日本常見的辛香料,又稱為七味唐辛子、七味等名稱,是在三百年前的江戶時期,由東京的藥商中島德右衛門所發明,是以當時市面上常見的漢方藥材組合而成,主要以辣椒(唐辛子)為基底,再加上其他六種不同的辛香料搭配而成,如:生薑粉、紫蘇粉、山椒粉、陳皮粉、芝麻粉、罌粟籽粉等。不過,七味粉的原料並非固定此七種,隨著地區、店家不同,配方會有所更動,一般來說一定會有辣椒粉,而其他常見的食材包含白芝麻、黑芝麻、海苔、羅勒葉、花椒、芥末籽等等,而現今的七味粉產品,也常常不只含有七種辛香料。 七味粉中的主要成分為辣椒,因為含有辣椒素(capsaicin),能刺激舌頭產生熱辣感,再加上其他成分,如:胡椒鹼、花椒素、薑酚、薑醇等,讓七味粉不同於辣椒粉,在味道層次上可以更加豐富,也讓七味粉的運用十分廣泛,最常見的是灑在烏龍麵、蕎麥麵上,亦可佐於丼飯上,讓日本料理更佳美味!
Read More
快問快答調理複合

依原料區分,蛋糕可以分成哪些種類?

蛋糕的原料主要有雞蛋、油脂與麵粉,依據所使用的主要原料、拌合等方式,能區分成麵糊類、乳沫類和戚風類三種: 麵糊類:以油脂拌入麵粉,採取「粉油」或者「糖油」的拌合方式,再加入膨大劑,如:泡打粉,利用後續烤焙時的熱能,使膨大劑產生二氧化碳讓蛋糕體膨大。麵糊類蛋糕的組織較為密實、口感較硬,最常見的麵糊類蛋糕有:奶油蛋糕、水果蛋糕等。 乳沫類:利用蛋白的起泡性,在攪拌中拌入空氣,將蛋白打到硬性發泡,依據需求再加入蛋黃拌勻,並於後續烤焙時空氣受熱膨大而撐起蛋糕體,可以不需要加入膨大劑。乳沫類蛋糕的口感鬆軟、外觀潔白,最常見的乳沫類蛋糕有蛋白類的天使蛋糕、全蛋類的海綿蛋糕,常作為瑞士捲的蛋糕體。 戚風類:戚風蛋糕是綜合麵糊與乳沫類的蛋糕,在製作時分別製作麵糊與蛋白霜,最後將兩者拌勻後送入烤箱烘烤定型。戚風蛋糕同時具有麵糊與乳沫的特性,所以水分含量豐富,鬆軟度介於乳沫類與麵糊類之間,是最常見的蛋糕體。
Read More
快問快答調理複合

為什麼有些巧克力在手中不會融化?

巧克力不會融化在手中,關鍵在於控制巧克力的熔點,然而巧克力的熔點並非固定的數值,在攝氏16度至38度之間皆有可能融化,因此管控巧克力中各種物質的比例,包括可可脂、可可固形物、添加物卵磷脂、牛奶與糖的比例,就能讓巧克力不融化在我們的手上。 在這些因子中,影響巧克力最大的因子,是可可脂(Cocoa butter)的結晶化(Crystallization)狀態。油脂具有三種結晶狀態,除了影響熔點也會影響口感。所以許多人在製作巧克力時,會利用「調溫(Tempering)」的方式調整油脂的結晶狀態,提高熔點及將熔點固定在單一值。 調溫的方式是將巧克力加熱至攝氏50℃,並攪拌均勻降溫至28℃,之後再復熱至32℃。有些業者會抽出巧克力中的可可脂,改以添加氫化油的方式,也可以讓巧克力的熔點控制在想要的溫度,氫化油的比例越多,熔點越高。人手心的溫度大約是攝氏 32℃,所以將巧克力熔點控制在 34℃,巧克力就不會在手中融化了,卻會融化在平均溫度35℃的嘴巴裡!
Read More
快問快答調理複合

酵母都是天然的嗎?

酵母菌(yeast)是指能發酵醣類的單細胞真菌,目前研究發現具有此性質的單細胞真菌,共有56屬,並超過500種,也因為酵母是一種生物,所以不可能由人類合成,也代表所有的酵母都是天然的。 由於酵母菌有非常多種,每一種酵母菌都帶有各自的特性,如:產氣、產酸、產酒精等,在烘焙業會純化適合製作麵包的酵母菌株,並乾燥製成市售的商業酵母,最常見的商業酵母是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的這個菌種。民眾認知的「天然酵母」,其實是口語上與「商業酵母」做區分的說法。由於酵母菌的種類非常多且特性都不同,因此若以不經純化的「天然酵母」製作麵包,雖然會帶有更多元的風味,但產氣性可能不如商業酵母,所製作的麵包蓬鬆度可能會比商業酵母來的少一些。 坊間傳言以「天然酵母」製作的麵包,血糖上升狀況能較為緩和,其中有可能是未純化的「天然酵母」中參雜了乳酸菌,並非「酵母菌」賦予的功效。不過,因為不同業者使用的天然酵母,菌種組成也不相同,所以並不能以此研究代表所有天然酵母麵包都具有健康功效!此外,也是需要注意麵包產品的澱粉含量,不是吃「天然酵母」做的麵包就對血糖有好處。
Read More
快問快答調理複合

代糖與一般糖有何不同?吃多會變胖嗎?

根據產生熱量與否,代糖可分為營養性甜味劑以及非營養性甜味劑兩大類。營養性甜味劑雖然食用後會產生熱量,但每公克產生的熱量還是較蔗糖低,常見包括木糖醇(Xylitol) 、甘露糖醇(Mannitol)、山梨糖醇(Sorbitol) 、赤藻糖醇 (Erythritol),常見於口香糖或其他食品的甜味劑。而非營養性甜味劑,即食用後不產生熱量的代糖,又稱為「人工甜味劑」,由於供應穩定,價格較低且甜度高,常用於零食、酸梅、蜜餞及堅果等食品,目前常見的包括糖精(Saccharin) 、甜精(Cyclamate) 、阿斯巴甜(Aspartame) 。其中,市面上常使用的人工代糖,以阿斯巴甜用量最大,常使用於飲料與糖果中,或製成糖包及作為糖尿病患者特殊營養食品的成分。另外要注意的是,阿斯巴甜是相對安全的甜味劑,但由於人體食用之後,會分解成苯丙胺酸(Phenylalanine)與天門冬胺酸(Aspartic Acid),因此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 PKU)的患者須避免食用,使用阿斯巴甜作為甜味劑的產品包裝上也須標註警語。 臺北醫學大學營養學院陳俊榮副院長解釋,其實阿斯巴甜是由2個胺基…
Read More
快問快答調理複合

發酵食物能抗氧化是真的嗎?

以大豆發酵的味噌為例,會產生大豆異黃酮,有抗氧化、抗過敏等功能,其他常見發酵食物包括:泡菜、醬油、魚露、起司、優酪乳、生火腿、醬油、酸菜、豆腐乳、醋、葡萄酒、紅茶等,也都能產生幫助人體對抗自由基的物質。發酵是指運用微生物,包括乳酸菌、酵母菌、醋酸菌、麴菌、納豆菌等各式菌種,將大分子分解轉變成小分子的過程,例如:澱粉分解成寡糖、雙醣、單醣,或是蛋白質分解成胺基酸等,微生物在發酵過程中,會產生維生素、氨基酸等人體需要的營養素。雖然人體本身就有抗氧化的機制,但是隨著年紀增長,我們的細胞抗氧化力降低,適當攝取發酵食物或天然抗氧化營養素如維生素A、C、E 可幫助維持良好健康狀態。 灃食智庫許庭禎副教授提醒,許多人誤以為醃漬食物也是發酵的一種,這是錯誤的觀念。醃漬僅是加入糖、鹽等調味料,大多是為了增加風味,或早期是防止食物腐敗的作用,皆與發酵食物的微生物作用不同。另外,發酵食品屬酸性食物,如果酸性食物攝入過多,也可能引起消化不良,因此建議發酵食物以少量多餐為主,控制食用量,且均衡飲食來達到健康的目的。
Read More